•   用户名: 密码:  

     
    谈谈上座部文献里的波罗蜜思想

     发布时间:2017/6/26 


    圆慈


    内容提要:论文依据相关上座资料,对巴利语文献的价值及上座部佛教教义的发展,尤其是上座部佛典里的波罗蜜思想的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字: 声闻波罗蜜智(sāvakpāramī-āa)、十波罗蜜(dasapāramī)、菩萨(bodhisatta)
    作者圆慈,伦敦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中国佛学院南传佛学主讲。

     

    巴利语佛教文献做为独立的佛学资源至今仍是多数汉学者所忽视的领域。历史上它是这么一个情况,这也许是由于它自身的文学语言性质所限导致的。然而,它的确是很富有的信息库,对于了解上座部佛教的历史和教义的发展很有用。早期巴利语注疏文献里关于佛陀和菩萨的信息较系统,讲佛陀的十八不共法,澄清佛陀一切智的概念,解释悲,着重佛陀色身方面的功德显现;注疏家们试图以色身功德数量的增加来展现更多、更超人的(诸)佛)。巴利语注疏中有关佛陀的九种功德,诸佛所共有的和不同的的解说;它提供了菩萨的思想,优其是法护(Dhammapāla)的注疏里提出了三类菩萨,名为:大菩萨 (mahābodhisatta)、辟支菩萨(paccekabodhisatta)和声闻菩萨 (sāvakabodhisatta)。这个对菩萨的分类,在诸波罗密 (pāramitā)教义方面扮演着活力的角色。法护不接受一般认为菩萨(bodhisatta)这个词主要是指有情众生注定要证佛果的解释。他阐释诸波罗密不仅被未来佛及大菩萨(mahābodhisatta)所实践,而且也可以被那些归属为声闻菩萨(sāvakabodhisatta)者所修行。这让我们注意到法护的著述在巴利语注疏文献里的重要地位,因为他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曾被非上座部的资源影响了。法护不仅使三类菩萨思想引进了上座佛教,而且他也是第一个让它带入和完好结合融入到上座部佛教的人。为了展现巴利语文献的价值,理解其所含上座部佛教教义的发展,尤其是上座部佛典里的波罗蜜思想发展,本人依据相关的上座资料组织了这篇文字。

    关于波罗蜜 (pāramī )和波罗蜜多(pāramitā)的语源
    为证得佛果,在菩萨的生涯里,圆满诸波罗蜜 (pāramī 或pāramitā)是最重要的菩萨行。关于语源学的波罗蜜 (pāramī )和波罗蜜多(pāramitā)已经被很多学者讨论,基本上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波罗蜜多(pāramitā)是由彼岸(pāra)和去(ita)两部份构成;一些巴利语学者也同意这种语源学的解释, 这也许是因为巴利文藏经里有pāra gata的原因。另外一种对波罗蜜多的解释,认为它是源于parama(最高的、最好的境界、圆满)。在巴利文资源里,波罗蜜(pāramī )曾经出现在经藏的《经集》(Suttanipāta)里,波罗蜜多的意思是“达到最终目的。”中部(Majjhima Nikāya)的《不断品》(Anupada)称扬舍利弗的智慧,说他证得自在(vasippatto),在圣戒、定、慧和解脱方面获得圆满(pāramippatto)。在经典注疏里,pāramippatta(获得圆满)被解释为 nipphattipatta(获得成就、完成)。在藏经以后的一些典籍里,如《导论》(Nettippakaraa)里,当谈到第四禅的圆满 (catutthe jhāne pāramitāya)时,使用了藏经中的波罗蜜(pāramī)词义。《弥兰陀所问经》(Milindapañha)说那先比丘是亲证得波罗蜜者(pāramipatta)。在注疏文献里,波罗蜜被继续解释为‘最终、成就和最高境界。’
    以上的例子确定波罗蜜和波罗蜜多这些词用在藏经、藏(经)后典籍或注疏文献里,它的意思更接近parama(最高的、最好的境界、圆满)。因此,我们可以把波罗蜜和波罗蜜多翻译                                                                                                                                                                                                                                                                                                         成‘圆满、成就、最高境界等’。

    波罗蜜的数量
    十波罗蜜作为专有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巴利语系《小部》(Khuddaka Nikāya)的《佛陀史》(Buddhavamsa)里。《行藏》(Cariyāpiaka)解释了它们中的部分。它们                                 在《佛陀史》被解释为“成佛之法”(buddhakara dhammā),而且,注疏文献说它们是成就佛果的法有十个,比如布施波罗蜜等。另外,十波罗蜜又被称为“成熟菩提”(bodhipācana)的法。《行藏》同样用“成熟菩提”一词来论及诸波罗蜜多。这些例证说明诸波罗蜜多是一切菩萨所必须圆满的法。然而,佛授在他的《妙义悦美》(Madhurattha-vilāsinī)中解释“成熟菩提”(bodhipācana)时,说它是成熟之道(maggaparipācana),或是成熟一切智(sabbaññutañānaparipācana)的意义;这包括了适用于诸罗汉和佛的“成熟菩提”, 此个意境上的菩提 (bodhi)确实可在许多注疏文献里看到。 所以,从谈到十波罗蜜多的,而且与菩萨有关的文献的上下文来看, “成佛之法”(buddhakara dhammā)一词比“成熟菩提”(bodhipācana)一词更能让人接受,又比较准确地说明波罗蜜的作用。依据《佛陀史》所说,十波罗蜜如下:
    (1)布施(dāna)波罗蜜、 (2)戒(sīla)波罗蜜、(3)出离(nekkhamma)波罗蜜、(4)慧(paññā)波罗蜜、(5)精进(viriya)波罗蜜、(6)忍(khanti)波罗蜜、(7)真实(sacca)波罗蜜、(8)决意(adhihāna)波罗蜜、(9)慈爱(mettā)波罗蜜、(10)静(upekkhā)波罗蜜。
    波罗蜜多的数量在大乘佛教里一般被认为是六个,它们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十个波罗蜜的名单,以及诸辅助波罗蜜也在佛教梵文文献里找得到。《阿毗达摩大毗婆娑论》里面记载了:外国师说六波罗蜜;因为忍辱可以列入戒里面,禅可以包括在慧里面,所以说一切有部说波罗蜜的数量是四个,四波罗蜜被科什弥尔的分别说者所接受。另外,据一些报导说藏传佛教里有五波罗蜜的论说,这种不同的论说不同数量的事实,也可能是暗示波罗蜜多的教义是慢慢发展的结果。
    为什么波罗蜜是六或是十个?这样的问题已经在很多学者中成为讨论的焦点,E。J。THOMAS认为第一个六个波罗蜜是大乘所列的,也是最早的,最原始的。因为它是以证得圆满的智波罗蜜而结束的。HAR DAYAL也说第一个六波罗蜜在菩萨行里面是最主要的因素,另外四个增加的波罗蜜仅仅是拥有辅助的特色,他推论波罗蜜多的数量上升到十个,是因为受在公元三、四世纪的数学的十进位计数法的发明的结果影响。他们以上的争论,不适用于解释上座部的十波罗蜜;因为,第一、在大乘的与巴利的两个传承里波罗蜜的顺序是不同的。 第二、慧波罗蜜并不在巴利的名单面,所以THOMAS的观点不适用来解说巴利语的波罗蜜情况。因此,巴利语关于波罗蜜的名单必须从不同于梵文文献的角度来探讨它。
    在上座部佛教传承里,十波罗蜜什么时候形成和被接受的是没办法被确定的。《佛陀史》里的十法(dasadhammā)是指的十波罗蜜、是藏经里的,也说明上座部佛教接受十个数量的波罗蜜是很早了。在《行藏注疏》(Cariyāpiaka-ahaakathā)里,发现在一古段落里,在“成佛之法”(buddhakāraka-dhamma)的标题之下提到了全部十波罗蜜,而且还说是佛自己为弟子舍利子说的。有意义的是十波罗蜜是以传统的形式记述的。《行藏注疏》记述十波罗蜜的颂子(gātha)可证明十波罗蜜属于藏经的教义,具有权威性。 但是,《行藏注疏》拉丁版的编者, D.L.Barua, 评论说:“虽然去追溯说这段话的人具有很大的难度,但是不能够避免,也不能不让人想到它是法护的发明,他是为了使十波罗蜜的教理具有藏经性的权威。”
    在巴利语系统里面有一些比较有系统的一些教义,不像其它一些教义,可以在藏经里追溯到一些踪影。菩萨教义发展的情况在佛陀传里面与菩萨教义一起发展的,此使一些学者推测波罗蜜多教义是来自其它宗派,他们相信梵文形式的佛陀史是存在的,并且还主张有一个共同的资源的存在,这个共同的资源是一些梵文和巴利文典籍产生的素材,这些素材也正是编写佛陀史的素材。(梵文、巴利文等六、十波罗蜜的不一样,肯定有一个共同的源泉)。事实上,尊者H.Ñānāvāsa曾经试图展现巴利语的《佛陀史》(Buddhavamsa)和梵文的《大事》(Mahāvastu)两个中的对应的一些段落。
    但是,这并不能提供回答一个,为什么上座部容有十波罗蜜的教义,而其它的梵文佛教资源在波罗蜜数量上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波罗蜜如出离、真实、决意、慈爱和静仅出现在巴利的波罗蜜名单里面。这些波罗蜜词表达的思想和实践,如同其它佛教里面其它的词所列的一样重要。在这个关系上,H. Dayal尝试着展现波罗蜜教义是基于三个点逐渐发展的结果,即戒、定和慧;三学经常被引用为正行,是一个人为了证得最后的涅槃应该去实践的。基于通常所接受的大乘佛教六波罗蜜的基础上,为立自说,他引用了世亲在《大乘庄严经论》里所说:六波罗蜜本通“三学”(sik•as),即无上戒学,无上定学,无上慧学。
    H. Dayal所关注的世亲的权威性解释都是建立在佛教梵文的资料上,而且也不适合用来解说上座部传统所列举的波罗蜜,因为巴利语关于波罗蜜的名单不是以慧波罗蜜结束的, 这就使成立H.Daya理论的起码条件失去了。也许有人会试着把十波罗蜜与早期的藏经教义相连,因为十波罗蜜中每一个波罗蜜的实践目的都是为达到理想的社会和智慧方面的实践,最后能够引向证得涅槃。但是这种意图并不能超越推论的界线,因为十波罗蜜在早期的藏经典籍里面既没有暗指全部说的, 又不属于不同的种类。至少我们可以说,巴利语所列的波罗蜜的名单是以戒和布施波罗蜜开始,不可惑疑地,它们是趣向佛教实践最高领域的第一步。
    但是,法护(Dhammapāla)也就是《行藏注疏》的作者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巴利语名单里面列举的诸波罗蜜,他深信名单里有些是多余的,而且可以把它们减少成为基本的六个波罗蜜;令人吃惊的事,它们六个与通常大乘所接受的六波罗蜜多是同样的。这暗示了法护认识到了在大乘佛教里把慧波罗蜜放在诸波罗蜜名单的最后的正确性,也许法护也认为菩萨的训练的实践必须来圆满慧。法护的注疏里面值得讨论的一段文字如下:“它们(诸波罗蜜)如果以种类分有三十个,以自然性有十个,真正的自然性他们是有六个,名谓:戒、施、忍、勤、定、慧波罗蜜”(yāthā etā vibhāgato tisavidhā pi dānapāramī-ādibhāvato dasavidhā. Eva dānasīlakhantiviriyajhānapaññā-sabhāvena chabbidhā)。法护进一步说明了如何化十波罗蜜为六 , 他说:“出离波罗蜜包含在戒波罗蜜;真实波罗蜜是戒波罗蜜的一个方面;慈爱波罗蜜包含在定波罗蜜;静波罗蜜包含在定波罗蜜和慧波罗蜜;决意波罗蜜包含在所有的(六)波罗蜜内。”此可列表如下:
    基本波罗蜜                   辅助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
    戒波罗蜜                    出离波罗蜜
    忍波罗蜜                    真实波罗蜜
    精进波罗蜜                  决意波罗蜜
    定波罗蜜                    慈爱波罗蜜
    慧波罗蜜                    静波罗蜜
    以上法护的分类明显地显示他拥有梵文资料的支持,我们关注的被进一步的以一些事实来充实了实际内容,因为在另一些地方,对一些佛教徒他提到了认可十波罗蜜以外的六波罗蜜。但是他重审六波罗蜜被进一步的划分是在十波罗蜜的基础上。这些事实说明了法护实际上知道有一个六波罗蜜的理论,他给它一个新的自己的解释,在原则上他执著于上座系说的波罗蜜的法上,用六跟十的说法,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法护实际上是对菩萨教义,尤其是波罗蜜的教义上唯一的注释家, 并在探讨菩萨思想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这将被我们现在的研究不断全面地证实。
    尽管基本波罗蜜是十个,注疏文献里面是三十个, 它们是:十波罗蜜(pāramī),十个上波罗蜜(upapāramī)和十个最上波罗蜜(paramatthapāramī)所构成的。巴利文献传统显示《佛陀史》(Budhavasa)是第一个使用十波罗蜜,上波罗蜜和最上波罗蜜。尽管一些疑惑是可以产生的,如《佛陀史》的作者是否对我们了解的三类波罗蜜有清析的见解,值得我们怀疑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想像把波罗蜜分成三个等级的用意已经在僧伽罗文注疏出现之前已有了,这样的例举在巴利语传承里是具有特征的。法护像其它注疏家一样追溯这个,尽管他感到大乘所例举的波罗蜜多代表着最基础的,如上所说,他为了辨护上座部的标准而反对其它佛教界在那时所主张的理论(宗旨)。例如,他曾提出,‘有一些基于黑法(kahadhamma)和白法(sukkadhamma)的基础上来分诸波罗蜜多法;依据他们的解释,最高的诸波罗蜜多即不是黑法也不是白法(见于法护的《行藏注》)。另外别的一些人主张,初级的波罗蜜多是在菩萨初级阶段来圆满的;高等的波罗蜜多是由住菩萨地的阶段来圆满的;在佛地圆满诸波罗蜜多的 一切(buddhabhūmiya sabbākāraparipuā paramatthapāramiyo)。另外一些人认为,在菩萨地中为了其他人的利益所修的波罗蜜多是初级的波罗蜜多;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修的波罗蜜多是高的波罗蜜多;在佛地里面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利益修的波罗蜜多是最高的波罗蜜多。’
     以上的这些分类是基于趣向佛地三个阶段来分级的。《行藏注疏》提到,‘一些人确实相信诸波罗蜜多有初、中、后的等次。波罗蜜的初中后三级别是与菩萨的初发心地 实践地和圆满地相应的。波罗蜜多的级别是基于菩萨整个生涯里所实践的波罗蜜多的程度来分的。因此,《佛陀史注疏》和《本生注疏》引用了很多本生故事来解释不同程度的波罗蜜多。但是,所有级别的波罗蜜都是乔答摩佛陀在菩萨地时修行实践的,这也是在另一个方面显示上座部传承里面与别的传承的不同点。

    关于波罗蜜多的顺序
    上座部传承里的波罗蜜顺序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藏经资源如《佛陀史》(Buddhavasa)和《行藏》(Cariyāpiaka)没有提供任何有关顺序的线索,这就让我们只能从注疏时期里寻找问题的答案。巴利语注疏文献认可上座部传承里波罗蜜多所在的顺序意义。至少法护发觉了它顺序上的合法性,这个观点,他在《行藏注疏》里讨论波罗蜜顺序如何时尤为明显,他说,这个顺序意味着说法的顺序,它来源于第一次出现。他解释说每一个波罗蜜多必须被下一个波罗蜜多所加强。布施是戒的最大的支持者; 因此,戒在布施之后;所有的波罗蜜多都是在这种模式之下给以解释。法护给了另一个理由来解释波罗蜜的顺序。布施在一开始就被讲了,因为它对所有的众生是最普遍的,因为它能在很多人中带给一些小的果,可以让很多人容易地去做。通过戒的修行,使布施者和受布施者两方面清净,布施之后它阻止侵害他人,成为一个有助于他人的事,它成为一个行后无行的。在它成为获得财富的因之后,便成为获‘后有’的因。因此,戒就被说成是在布施之后。剩下的波罗蜜多也给予类似的解释。总之,法护(Dhammapāla)认可上座部传承里波罗蜜多顺序的合法性。

    波罗蜜多的用法和有关的表达
    很多涉及到波罗蜜多的段落在注疏文献里面可以看到,一般有两类型的用法可以被找到,一个是合成短语的用法,一个是单个的用法。下面我们所要讲到是它的一些例子,可以展现波罗蜜用法上在整个注疏文献的情况,首先让我们来看波罗蜜多在合成语里面的用法:
    1、如“证得无上的圆满”(ukkamsa-pārami-ppattiya), 这种描述舍利子和目健连的可以看到。 舍利子和目健连是佛的两个大弟子,被认为在乔答摩佛陀面前证得声闻智的波罗蜜(sāvaka-pāramī),阿难陀经常被说成是还没有像舍利子和目健连一样得到波罗蜜多利益。如说,“阿难陀为什么不能像舍利弗和目健连以一个大劫和一百千个小劫去圆满声闻波罗蜜多洞察声闻波罗蜜多的智呢?”阿难陀长老不知道整个宗教生活之道是经过善知识而获得的,因为他还没有证得声闻波罗蜜(sāvaka-pāramī)的最高智。但是,法将舍利子知道,因为他住在声闻波罗蜜的最高智上。目健连也被说成如是:“目健连成为佛的大弟子用了一个大劫和一百个千的小劫的修行实践汇聚到成为佛陀大弟子的智和功德,逐渐圆满了声闻波罗蜜(sāvaka-pāramī),而最终完全得到声闻波罗蜜的最高智,位居第二大弟子位置上。”
    另外,声闻波罗蜜智(sāvaka-pāramī-ñāa)在注疏文献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到。以下是此类的例子。这些短语与一些人名有关,在《相应部注疏》里是用来描述舍利弗和、阿难陀和目健连。关于阿难陀(nanda),以上我们看到,他不像舍利弗和目健连那样已经 证得声闻波罗蜜智 (sāvaka-pāramī-ñāa)。
    在《小部注疏》里说佛陀的声闻弟子圆满声闻波罗蜜多(sāvaka-pāramī)可证声闻最高境界.这个解释是很重要的,因为波罗蜜(pāramī)这个词无可怀疑地是涉及到声闻地,而不是波罗蜜的技术意义。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追溯和纠正波罗蜜的意思:从相续的文献证据来看。《长老注》说,选择的原则或原始的特征之一是他在证得无上道的那一刻。这个原则可以得到的共有五类,名谓:圆满了波罗蜜多者(pāramī-ppatta);圆满了分别智的者(paisambhidā-patta);拥有六个无上智(cheabhiññā)和三明者(tevijjā);具净观者(sukkha-vipassakā)。关于声闻,有一些已经圆满声闻波罗蜜(sāvaka-pāramī)的最高的境地,如舍利子和目健连。有一些圆满了四类分别智,如对真实义的分别智 (attha-paisambhidā)等等。因此, 圆满波罗蜜者有五种开始。《长老记注疏》也说:那些证得解脱的声闻弟子们中又分成九类。提到了两个于智解脱和心解脱得圆满自在的大弟子(paññā-vimuttiya ceto-vimuttiyañ ca pārami-ppattā dve aggasāvakā cā ti)。《小部注疏》讲到两类的阿罗汉,名谓:清净观者(sukkha-vipassaka)阿罗汉和舍摩陀者(samathayānika) 阿罗汉。在证得声闻波罗蜜多方面,通过舍摩陀证得阿罗汉的又分成两类,也就是声闻波罗蜜多(sāvakapāramippatta)行者和没有圆满声闻波罗蜜的行者(sāvakapārami-appatta)。《长老记注疏》又说, 证得声闻波罗蜜的修行者是最上的(sāvakapāramippatta agga akkhayatī)。
    2、下面的例子是展现波罗蜜的单独用的。在注疏文献里,说阿难陀用了一百个劫的修行来圆满波罗蜜。另外一个长老尼Patācārā也用了一百个千劫来圆满波罗蜜和她的愿望。《法句经注疏》里面佛的大弟子:两个比丘,两个比丘尼,在家两个男众弟子和两个女弟子。他们都圆满了波罗蜜(pāramī)。值得一提的是在家的弟子也圆满了十波罗蜜,所以才有这样的福报和功德。在南传里面说佛的母亲,她也用了一百个千劫来圆满波罗蜜才有福报做佛的母亲。
    以上所举的例子展现了波罗蜜(pāramī)这个词用在合成词里面,如sāvaka-pāramī, sāvaka-pāramippatta和pāramippatta。 波罗蜜(pāramī)的基本意思是最高的境界、圆满和成就,尤其是指的佛陀的两个大弟子的境界。这种观点可以在《小部注疏》里面的sāvakapāramī的证明。另外,关于声闻波罗蜜智(sāvaka-pāramī-ñāa)这个词是来表达两个大弟子所证得的最高的智慧境界。更甚的是无论是注疏家进一步来说明它,像sāvaka-pāramī-ñāassa-matthake hito这样的合成词见于《相应部注疏》里第三册。以上的观察和分析,提到声闻波罗蜜,有特指佛的两个声闻大弟子所成就的。
    然而,有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要注意到,Vimānavatthu-ahakathā里面有波罗蜜的复数形式,如sāvaka-pāramiyo pūretvā, 主要是讲目建连的。直到目前这是唯一的一个地方以复数的形式把波罗蜜与声闻弄在一块。毫无疑问这是声闻的诸波罗蜜,因此,当声闻波罗蜜 (sāvaka-pāramī)这个短词被用在单数的时候,它的意思是佛的大弟子们的成就、圆满和最高境界。当波罗蜜是用复数的形式出现的,它是技术意义的波罗蜜。我们的观察是可以成立的,因为sāvaka-pāramī仅仅是指的佛的两个大弟子,并没涉及到其它弟子,尽管他们同样可以修行波罗蜜 。
    另外,单数波罗蜜这个词被用的时候,主要是指佛的大弟子,包括佛的那些在家能够分配的大弟子所圆满的波罗蜜。舍利弗,目健连、阿难陀已经被说成是圆满了诸波罗蜜的人,所以的声闻弟子也都相应地被说成了圆满了诸波罗蜜。在上座部的传承里面关于波罗蜜的地位还不是很突出。因为,一般的观点都是:只有菩萨们才能够圆满修行波罗蜜 。
    以上所提到的,引起以下的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A、是否这些波罗蜜都是由具有历史的佛陀的个人生活支配之下所实践圆满的?B、是否须要发诚实的愿方能具有圆满波罗蜜的资格?C、是否声闻波罗蜜的具体内容与菩萨所修的波罗蜜内容都是一样呢?
    A佛教里面所讲的都是佛的大弟子们,在上座部传承里面经常有八十个冠有大声闻弟子的名号,《长老记疏》的第三册里面,看到他们的八十个名字。上座部的经典进一步把声闻(sāvaka)分为三大类:agga-sāvaka, mahāsāvaka和pakati-sāvaka.有两个agga-sāvaka被包含在大声闻里面,因为他们具有大的决心。之所以有三类是因为发心的不同。同样地, 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声闻也是因为他们具有大愿。还有他们以前的联系。这里暗示大的声闻也就是在他们过去生里面在一定的时机里他们曾经发过愿。注疏文献实际上使这一点更为清晰。大声闻这个位子被说为是在一百千个劫的修行以后可以获得的。甚至其它的一些大人物为了获得尊敬的地位,在佛陀的时代也曾经发过一些真诚的愿。
    根据《本生经》,佛母,也就是乔达摩的母亲,她曾经在九十一劫(kappas)前,也就是在Vipassi佛的时候发愿成为佛的母亲。注疏文献使任何事情都成为可能的,包括与佛陀生活中有关的事情,包括他的菩萨生涯。在这个理论下,他的父亲、母亲、待从、儿子都曾在一百个千劫的时间以前发愿来成为佛的亲属之后才圆满波罗蜜。相应地,注疏文献里面做了一个关于摩耶(Mahāmāyā)在发愿后,她用了一百个千劫来圆满波罗蜜,而不是用了九十一劫来圆满的。
    我们以上的这些探讨显示了波罗蜜这个词是用在那些拥有重要地位的人们,包括了佛陀时代的一些在家人。 波罗蜜这个词具有圆满的意思,这个圆满须要那些曾经发过愿的人来圆满。它通常与他们有关的状况,他们都是在过去曾经发过愿的。在这方面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他们过去发愿和圆满诸波罗蜜这么一个因果的关系。换句话来说,一个人必须首先发愿,然后圆满诸波罗蜜。我们这样一个观察可以回答以上B的答案。
    最重要的是菩萨所修的与佛陀所修的是否一样?在注疏文献里,有提到佛陀出家的和在家的修学波罗蜜的,《法句经注》里也找到一些关于波罗蜜的修学。该书也没有提到十波罗蜜。但到底十波罗蜜是什么?我这样的推理,尽管没有给出名字,实际上意思是相同的。注疏文献由十波罗蜜发展到三十个,可以发现我们推理的结果,在《佛陀史》里面有十波罗蜜多,这也就是暗示波罗蜜多是唯一的成佛之道。
    如果诸波罗蜜多是唯一的成佛之道,为什么他们会被分成三个级别(上、中、下),这是不是意味着根据注疏文献的分类菩萨是由修习波罗蜜,而不是其它的话。是不是能够成佛呢。这个显然是否定的,对于这样一个设计的理由,无可怀疑是为强调菩萨生涯的伟大,菩萨的波罗蜜的修习是没什么可怀疑,是可以根据支配的情况的不同,是可以变化的。我们的注疏文献里面的设计暗示菩萨是唯一的修行者能够圆满无上的波罗蜜的,这个无上的波罗蜜多能够一直到成佛。另外,菩萨的波罗蜜的内容也显示出可以鼓励人们去追求高尚的生活,是具佛教的戒、心、智方面的修学。诸波罗蜜的每一个修学的内容(项目)都与在佛教徒的生活中都有重要的意义。布施、持戒时常被说成是佛的功德的基础。佛陀的增上学包括了他们。同样的最高级的出离也拥有布施、戒律。八圣道列举了多数的与十波罗蜜里面的相同。精进是八正道里面的其中一个,慈爱和静是四凡住里面的内容。与其它的项目相比忍辱在生活里面是较少讨论的一项,但是在《经集》里面说,拥有忍的人就是婆罗门。忍同样也是十王法里面的其中一个。一个一个的来说,所有的十波罗蜜里面所包括重要的也不会超越我们常说的寻求真谛。任何一个人能够修行诸波罗蜜,但是并不一定追寻成菩萨。不一定追求圆满无上的波罗蜜。这样看来,改变不同波罗蜜修行的阶次是与波罗蜜不同的级别是相应的。当他们由诸菩萨所圆满的时候就是诸波罗蜜,如果是由佛的其它弟子来修就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波罗蜜作为概念发展的出现似乎与菩提在佛和佛弟子在注疏文献里的差别是相似。菩萨志向无上菩提,声闻弟子住在声闻菩提(sāvaka-bodhi),阿罗汉住在罗汉菩提,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获得阿罗汉果。
    这种差别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初发心的时候的不同。注疏家们认同声闻所修的十波罗蜜与菩萨的十波罗蜜相同。此推理不是没有根据的,至少一些大乘文献可以支持的。比如,在大乘佛教里面所分波罗蜜为三个级别,《庄严经》说:‘为了今世和来世幸福的原因,当一般的人来修学的时候,波罗蜜多就变成一般的波罗蜜;当他为了证得个人的涅槃修学时,就是超凡的波罗蜜;为了众生的解脱大乘菩萨来修习的时候他就是无上的波罗蜜。’
    也许有这个的一个问题会出现,佛的在家或出家的弟子修习波罗蜜需要多长时间,为了获得他们所希望的境界他们又需要多长的时间他们的愿才能成为事实。注疏文献里说除了两个弟子,大声闻甚至佛的父母和一些大弟子可能需要一百个千劫的时间才能达到他们的境界。他们两个之前有一些相关的联系应该是从莲花佛(Padumuttara Buddha)时候就开始,也就是一百千劫前莲花佛时就开始的,但是关于佛的其它的弟子他们怎么说呢。注疏文献里面从来没有直接讲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下面根据《清净道论》里面的说法可以推想,其余的佛的弟子成为佛的声闻弟子在娑婆世界转回生活了一百个千劫以后才能够成为佛的一般的弟子。一般的弟子可以涉及到不同种类的人们和追念一百个劫过去生的能力。
    总的来说,看波罗蜜的用法复合词在注疏文献里有两种不同的意义跟他有关。其中一个意义来展现佛的两个大弟子的境界,一般用复合词。另外就是一些诸波罗蜜特有的。十个波罗蜜这个十数有时候给具体的,有时候没有给具体的内容。在这种例子里面也显示十波罗蜜的修行和圆满,不仅由菩萨们也由声闻们,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些波罗蜜有的时候叫做声闻波罗蜜,当他涉及声闻所圆满的时候。这两种意义可以说是注疏文献里面我们发现的波罗蜜的可行的解释的结果。《行藏注疏》解释波罗蜜的意思也可以是条件,也可以是行。最高的,有成就的人的业的条件,也可能是菩萨也可能是声闻。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波罗蜜的意思是这样的,所有展现是个人的圆满。因此,波罗蜜也可以由声闻弟子来圆满。我们也提出来另外一个有据的理由把诸波罗蜜划分成三个级别,也许会在波罗蜜的基础上起作用。另外一个与上座部佛教的菩萨教理发展有关。在《长老记注疏》里,法护把菩萨分成三个级别:大菩萨或大圆满菩萨、独觉菩萨和声闻菩萨。如果是说声闻弟子也是可以的话,诸波罗蜜对他们的适用是理论上的结果。一般的观点是这样的,在巴利语佛教里菩萨这个词指佛以前的存在,或任何佛现在的存在。但在注疏文献的传承里面显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教理,不管他是什么理由,声闻和在家的弟子都能圆满波罗蜜的这种思想是佛的概念和一般菩萨在注疏文献的一种影响。

    波罗蜜的意思
    法护说诸波罗蜜本身就是功德的意义,比如布施不被贪和邪见所毁坏,他们具有方便。从品德方面来说,菩萨是一切有情里面最优秀的、最高尚的、最伟大的。他们在布施和戒方面品德最高,圆满波罗蜜是他们的所行,比如布施行等,另外说他们是最高的因为他是圆满的。菩萨是最好的无上的,因为他是功德圆满者,像布施的保护者。波罗蜜是无上士、善逝的一种境界和条件,如布施行。对声闻弟子也是同样的一个解释。
    在《无碍解道注》(Paisambhidāmagga-ahakathā)里,作者大名(Mahānāma)说圆满波罗蜜达到声闻智的终端。因此,他重复念“paramassa bhāvo kamma vā pāramī.”来表述声闻弟子;这也显示波罗蜜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境界和条件,另外一个是指诸波罗蜜专门的意思。这么一个解释显示波罗蜜这个词不仅适用于诸菩萨,而且也适用于声闻弟子。因为这样一个波罗蜜的解说,注疏文献延伸了它的用法和思想的区域,如上所说。
    注疏文献描述佛的两个大弟子的精神境界的时候经常用“声闻波罗蜜智”(sāvaka-pāramī-ñāa)这个词来表示他们的所证。它的意思在注疏文献的很多地方都给了一些推荐。如说,“阿罗汉道可以成为其他弟子的智,是还是不是。不。为什么?因为阿罗汉道是施者,并不是全部的功德。对于一些人来说,阿罗汉道能够导致结阿罗汉果,对于一些人来说阿罗汉道可以给三明(tisso vijjā),对于一些人来说阿罗汉道可以给六智(chaabhiññā),对于一些人来说阿罗汉道只能给他们带来四种抉择智,对于一些人来说给以声闻波罗蜜智(sāvakapāramīñāa),甚至对辟支佛来说阿罗汉道可以给他们证得辟支佛的智,阿罗汉道对于佛来说可以证得所有功德, 如同灌顶可令一个王有世俗的所有权威。因此,阿罗汉道对于其它的弟子来说不是经常成为最高的智。同样的一个思想也在《相应部注疏》说两个大弟子通过阿罗汉道具有声闻波罗蜜的智。阿波罗道的智是被称为无上的慧。舍利佛,从他在破除一切烦恼的时候他洞察了声闻波罗蜜智,他被说成是拥快而敏锐的智。在谈到布施能给与时,《自说注》(Udāna-ahakathā) 说,所有其它一些事情中,布施能够给予声闻波罗蜜的智(sāvaka-pāramī-ñāa),辟支佛智和无上的三貌三菩萨智。
    另外,《无碍解道注》(Paisambhidāmagga-ahakathā)说:圆满声闻波罗密(sāvaka-pāramī)意谓达到了大声闻弟子六十七类智的最高的点,伟大的弟子就是拥有声闻的六十七种智慧的圆满者和保护者。波罗蜜如果当做善人的行为和状况,从智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六十七种智。这些显示波罗蜜的解释是基于以下的前提上:第一,波罗蜜导致六十七种声闻智(sāvaka-ñāa)的圆满,换句话来说,圆满或成就这些六十七种智就意味着是声闻弟子(sāvaka)。第二、决定上首弟子的因素是基于:(1)他圆满六十七种智(ñāakiriyā)的程度;(2)他的境界和状况(bhāva);(3) 他的业行(kamma)。换句话说,这三个是获得上首弟子的必要条件。
    以上我们列举的这些证据显示声闻波罗蜜智就是通过阿罗汉道获得的智,他也是一种来区分阿罗汉的修养(阶层),更明确地说主要是来区分两个大弟子。唯一涉及到声闻波罗蜜智确切内容的就是《无碍解道注》的六十七种声闻智。但是,对六十七种智我们在注疏文献里面没有更详尽的踪迹可寻。从《无碍解道注》的第一章里面来判断,其七十三种智中有六十七个是与声闻智相同的,其它的六个只有佛陀才有。也许,《无碍解道注》的著者,在说到声闻波罗蜜智的时候是知道73种智内容的,尽管在《无碍解道注》没有明确。但是,基于拥有67种智是所有的阿罗汉们共同的,我们可以安全地设想声闻波罗蜜智(sāvaka-pāramī-ñāa)这个短语,是一个对两个佛的大弟子的另外一种说法。尽管两个大弟子已拥有六智,有解脱等。
    尽管在赞扬佛的两个大弟子的智慧的同时,这些注疏家也不忘给佛陀的伟大以赞美之词。比如说,当提到声闻波罗蜜智的时候有说这个智是比较高的,是难以测量的,尽管是这样,他仍然是无法与佛的一切智相譬喻。记载中说,舍利弗有这样说过:以我住于声闻波罗蜜的智,我也不能够清楚地测量佛陀的功德。这个例子说明了菩萨在他的的生涯里通过修学最高的波罗蜜注定要成佛的情况是无可惑疑的。这也是一个在注疏文献里面展现诸波罗蜜教义的用意。
    在《行藏注疏》里面展现了法护在波罗蜜教义的发展上和菩萨法上所做的献。在该注疏里,他精心地讨论了波罗蜜的教义。尽管他很用心地讨论波罗蜜教义,但是他仅仅局限于上座部的教义。他讨论的一些要点,有一些在以上我们讨论的过程中已经提到了。但是为了对待波罗蜜教义拥有一个系统而清楚的画面。此列出他讨论过的问题如下:
    1、 诸波罗蜜是什么?
    2、 从什么意义上来讲他们是波罗蜜?
    3、 它们有多少个?
    4、 它们的顺序是什么?
    5、 什么是诸波罗蜜的特定功能、相和起码的因?
    6、 什么是波罗蜜基本条件?
    7、 什么是波罗蜜的障碍?
    8、 什么是波罗蜜的清净?
    9、 什么是波罗蜜的对立面?
    10、 什么时候是他们的实践?
    11、 什么是他们的争执?
    12、 什么是他们的综合?
    13、 什么是波罗蜜果的道?
    14、 什么是波罗蜜果所必备的实践的程度?
    15、 什么是波罗蜜的优势?
    16、 什么是波罗蜜的最终之果?

    以下是我们是从没有讨论过的。
    5、什么是波罗蜜的功能、相?这个问题在《行藏疏》里面是这么来回答的:没有任何余地,所有的波罗蜜都有利他的行为。不动摇的来支持和赞助他人的行为是它的功能。为了他人的利益和为他人的觉悟是波罗蜜的相。大悲的方便是波罗蜜的起码的因。然后在《行藏疏》里面每一个波罗蜜都有它们自己的特征、功能、相以及最起码的因。
    6、什么是波罗蜜的必须有的条件?在《行藏注疏》里面说,愿被说成为是诸波罗蜜最起码的条件。《行藏注疏》里面提供了八法作为菩萨愿的前提条件。愿被分为很多种类,它们的解说如下,比如说,愿被认为是拥有四个必备的条件、四个因和四个利才能够成就愿。《行藏注疏》又提到四法是诸波罗蜜的必备前提条件,即勤、衡、方便、利行。六个近法也被说成是诸波罗蜜的条件。菩萨为什么会近于诸波罗蜜呢?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波罗蜜对立面的过失。总之,《行藏注疏》用了很多笔墨来解说诸波罗蜜的多种前提条件。
    7、什么是波罗蜜的障碍
    诸波罗蜜的障碍被认为是贪等。《行藏注疏》里列举了十个波罗蜜的障碍。如说:想窝藏布施来的东西是布施波罗蜜的障碍。戒的障碍是想实践和众生。余下的波罗蜜被解释如下:出离波罗蜜的障碍就是在诸欲面前想乐与不乐。想我我所是慧波罗蜜的障碍。精进波罗蜜的障碍就是想散乱。忍波罗蜜的障碍就是想自己和别人。真实波罗蜜多的障碍就是想见与非见。决意波罗蜜的障碍就是想觉悟条件的对立面的错误。慈爱波罗蜜的障碍是想利益和不利益。静波罗蜜的障碍就是念或想喜或不喜的事。
    8、 什么是波罗蜜的清净?
    法护说:贪等垢的去除和以上所说的那些想的消亡就是波罗蜜的清净。
    9、 什么是波罗蜜的对立面?
    诸波罗蜜的对立面被说成是所有的烦恼障碍和不善。另外一些解释如下。
    10、什么时候是他们的实践?
    如布施波罗蜜的修行,以贡献个人的所属、身体、生命、幸福和快乐来在许多方面以行为去帮助众生,去除众生的恐惧;给予法方面的训诫。《行藏注疏》又解释了很多布施。比如把布施分为三类:物质方面的礼品的布施、无畏方面的布施、法布施。又把物质上的布施物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其它的波罗蜜同样也给了详尽的解释。
    13、什么是波罗蜜果的道?
    诸波罗蜜果的方法(或道)被说成是有以下四个。这些方法可以来摄受趣向无上菩提的功德。A、做任何事情都要圆满。B、以敬重热诚来做。C、持续无干扰的做。D、以努力精进来做,不半途而废。
    另外也说到一切个人对佛陀所从事的事情都是一切波罗蜜的方法。行藏注疏这样阐述果的方法。
    14、什么是波罗蜜果所必备的实践时间?
    《行藏注疏》上说,有些菩萨须要用四个阿僧祇劫和一百个千的大劫时间;有一些是用八个到十六个阿僧祇劫和一百个千的大劫时间。诸菩萨以他们的品德和智慧特点被分成三类:就是智慧型的菩萨,信心型的菩萨和精进型。另外,他们又被分成三组:ugghaitaū, vipacitaū and neyya.。
    15、 么是波罗蜜的优势?
    修波罗蜜的的优势是菩萨不会生到恶处。恶处在注疏文献里面说有十八个恶处(不能去之处),关于这方面的不可去处,是一种在注疏文献里逐渐发展起来的概念结果,因为在注疏文献有两个关于恶处的名单。其中一个恶处的名单是有完全相同的十个地方,这个可以在《经集注疏》里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关于恶处的名单可以在《本生注疏》里面看到,也可以在《佛陀史注疏》和《行藏注疏》里面看到,但数量不是十八个。这两个关于恶处的名单的内容相比之下是不同的。最明显标志不同的是关于女人的这一项。上面所说的第一个名单里面把生为女奴这一项不是菩萨们所生的地方。另外一个表里面特别认为女人是恶处之一。
    16、什么是波罗蜜的最终之果?
    法护说无上正觉的境界就是诸波罗蜜的果。同样地提到得到修习波罗蜜果的菩萨将会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有六平方英尺的光环、还有更多的好相;有四如意,有可为别人不可知的神通,有佛的十八不共法,有无量的功德环,有很好的法身。
    关于六波罗蜜在菩萨生涯的重要是无法驳斥的。这是菩萨最终证得佛果的唯一之道;因此,波罗蜜被称做”成佛之法”(Buddhakara-dhamma,buddhakāraka-dhammā)。《如是语注疏》(Itivuttaka-ahakathā)里面显示诸波罗蜜在品德和智慧方面的义意。说到诸波罗蜜连同其它事称谓功德行的必备条件,称谓智慧和成佛之法的必备的条件。因此,诸波罗蜜是汇聚功德和智的方便。功德和智慧在佛教里面最为强调的两个因素。对于声闻来说福和慧是修学诸波罗蜜最重要的目标。下面的段落将会显示得更明显,目健连被说成是圆满了诸波罗蜜才成为佛的大弟子,拥有功德和智。
    佛在修行诸波罗蜜的时候进行了无量的实践。更为确切的说,为了圆满诸波罗蜜一个菩萨至少要修行四个阿僧祇劫(asakeyyas)和一千劫(kappas)才成圆满。当提到菩萨修习诸波罗蜜所需要的时间的时候。《希求满足》(Manorathapūranī)里给出了关于圆满诸波罗蜜强度最为重要的方面。又说,不是一次两次,一天或两天,一劫或两劫就能成为佛。同样的,其余的波罗蜜特别强调菩萨要用四个小劫和一百个千劫才能圆满成佛。另外还提到,一个菩萨必须在生在兜率(Tusita)天之前圆满诸波罗蜜行。可见,在天上圆满诸波罗蜜多的行是不可能的,尽管他有很长的寿命。
    有些讲说十波罗蜜或三十个波罗蜜,这些,我们可以在《清净道论》和《佛陀史注疏》里看到。《清净道论》解说它们的时候有涉及到四梵住。并且说,在圆满诸波罗蜜之后,这些梵住将会圆满所有的善法。这些善被分类为:十力、四如意、不与声闻共享的六种智和佛的十八个不共法。
    下面是《清净道论》里面所提到的十波罗蜜多:“(大士)对一些众生布施,没有必须给这个不要给那个的分别。为了避免危害众生的行为,他们遵行功德戒。他们修行出离是为了圆满他们的功德。他们澄清理解是为了明白对于众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他们不断地生起精进,把众生的利益和快乐放在心里。当他们通过精进修行拥有大雄的坚韧时对于众生的错误他们给予忍耐。当他们从不玩虚荣欺骗,‘我将为你做这样,为你做那样。’对于众生的福种和快乐他们有不可动摇的意志。因为拥有不可动摇的慈爱他们把众生放在第一位。通过静行他们没有期待回报。”
    这些描述显示了菩萨的生涯是积极地执行一种给众生带来利益和快乐的一种使命。这方面,事实上在不断谈说。关于入菩萨道的原因《吉祥悦意》里说,为了多数的利益愿成佛和圆满十波罗蜜。《清净道论》里也说,为为了一切众生的解脱而修诸波罗蜜的功德(或功效,)是最为高尚的行。觉音在《吉祥悦意》里升华修行的功德,并说,为个人的解脱修行功德是一种中等的行。这意味着菩萨的生涯要比为了个人的解脱更为显赫。菩萨的生涯是利他的,菩萨的出现确实是为了许多人的福利的。
    然而,在《佛陀史注疏》和其它著述里,于诸波罗蜜的清楚分类里,经常讲述的是菩萨修行圆满的上上布施波罗蜜的例子。《佛陀史注疏》和《本生注疏》里涉及到《行藏》的细节。做为我们对波罗蜜讨论的总结,以下面给予关于十波罗蜜在注疏文献里的相关解释。
    1、布施波罗蜜:布施外在所拥有的是一种波罗蜜,能够施舍个人的任何一个肢体是一个高的波罗蜜。如果能够布施个人的生命,这是一个上上的波罗蜜。更进一步地解释说,就像一个装有水的水灌,当被打翻时将会倒出全部的水。另外他不估计财富名利,不计亲属妻子,不计肢体,只希望所有的受施者能够繁荣。又说,菩萨布施波罗蜜的圆满是没有界线的。为解说布施波罗蜜他举出了Sasapandita本生故事。《行藏注疏》进一步解说:‘施舍应该给予的布施的物意味着已经给了或放弃那些给出的东西,如外在的王国,或内在的肢体,或一个人的眼睛等。为了证得无上的正觉,这些大士们进到了上乘的道。为了解说,《行藏疏》举出了菩萨的本生故事。
    2、戒波罗蜜:关于戒波罗蜜,《佛史注疏》上说,在修习戒波罗蜜时能够奉献自己被划为最高波罗蜜。并且引用了Sakhapāla本生故事来解说。在解说戒时强调,一切善巧的基本条件都属于戒波罗蜜的范围。注意戒的人,对于善巧的基本条件不会降低和冒犯,能够获得世俗或超世俗的素质和修养。 以“地”(bhūmi)来解释的戒律,有四方面:1、波罗提木叉戒,2、摄制根。3、净命戒,4、依赖于一些需求。在《行藏注疏》释戒时强调对身口行的约束。在身和口两者以及诸根的摄制。净命生活指的是知适度量食。这些称谓菩萨的功德。同一个书有提供很多本生故事解说戒波罗蜜。
    3、出离波罗蜜:文献中说,没有执着地完全放弃他的王国是上上的出离波罗蜜,乔答摩佛陀就是这样做的。《行藏注疏》里说:“圆满修习出离波罗蜜意味着圆满修行和至高无上的三出离。
    4.慧波罗蜜:《行藏注疏》解释慧波罗蜜时说,慧波罗蜜是明了善决意行与果,比如,明了什么是善和不善,明了什么是可非议的和无可非议的等等。菩萨以前的本生被列举出来解释慧波罗蜜,包括Senakapanita本生故事等等。
    5、精进波罗蜜: 《佛史注疏》里以跨越大海的比喻来解释精进波罗蜜。《行藏注疏》上说,精进波罗蜜是最高的努力,因为它能够带给一个人无上的觉悟。用来说明相关事情的包括Mahājanaka本生故事等等。
    6、 忍波罗蜜:《行藏注疏》里说,圆满忍辱波罗蜜意味着证得了至高无上的忍让境界。解释菩萨前生的本生,如Dhammadevaputta 被用来解说忍波罗蜜。
    7、 真实波罗蜜:《行藏注疏》里解释真实波罗蜜时,强调保护真实语意味着拥护真实之说。同时也说明非真实对一个人的危害,显示不真实的和愚痴言行对生命的危害。远离不真实保护说真实语的,这些事都是属于真实波罗蜜的内容。菩萨前生的事情可用以下的本生故事来叙述,比如Mahāsutasoma本生故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行藏注疏》解说真实波罗蜜和决意波罗蜜多的顺序是被颠倒过来了,因为《行藏注疏》遵从的是《行藏》的顺序。《行藏》在解释诸波罗蜜的时候,只解释了七个,它们是布施波罗、戒波罗蜜、出离波罗蜜、决意波罗蜜、真实波罗蜜、慈爱波罗蜜、静波罗蜜。决意和真实波罗蜜之顺序在《行藏注疏》里是颠倒的。十波罗蜜的顺序主要是见于《行藏注疏》,真实波罗蜜为第七个,决意为第八个;今天所看到的顺序颠倒,也许是一种早期版本的保留。
    8、 决意波罗蜜:主要是决意去寻找一切智,因为,一切智是一个菩萨唯一的追求。在《行藏注疏》里,又进一步的把决波罗蜜说成是对善行的决意遵从既是决志波罗蜜。Jotipāla 本生等被用来解说决意波罗蜜.
    9、 慈爱波罗蜜: 主要从菩萨生涯里热情利益众生的本性上来展现如何对待菩萨道这重要的动机。《行藏注疏》上说,慈爱拥有给一切众生予无量的利益的特征。菩萨的本生用来解说慈爱波罗蜜的有Cūladhammapāla等。
    10、静波罗蜜: 《行藏注疏》解释静波罗蜜的时候利用到了静与不静这样的语句。他的意思是证得至高无可比拟的一切智,对一切世间的事情拥有平等心,乃之一切世间的事情不可动摇的心;对于人们通过荣、热情,乃至吐口水都能以平等心来对待。Kāsirāja本生故事等被用来说明什么是静波罗蜜。

    法护(Dhammapāla)对波罗蜜的教义的贡献,除了他在注疏文献里所显现的一般发展外,还可以总结如下:(1)以解释波罗蜜谓善者的状况(bhāva)或行(kamma),他使波罗蜜多的使用范围得以延伸,因此,可以认为,不仅是菩萨,就是声闻也可以修行诸波罗蜜。(2)以分菩萨为三类,即大菩萨、辟支菩萨、声闻菩萨,法护以他不仅声闻可以称为菩萨,可以修行诸波罗蜜这样的背景,证实和强调了他的菩萨教理观点。(3)法护,一方面执着于上座部所说的十和三十个波罗蜜的原则性的立场,另一方面认为诸波罗蜜可以减为六个基本的波罗蜜,如同在大乘佛教里面一样。这一事实和其它我们以前提到的一些事实,表明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法护拥有佛教梵文文献的支持,甚至利用梵文文献的观点来展现,六波罗蜜与上座部文献的观点是不相冲突的。

     

    参考书:
    净海著《南传佛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Abeynayake, Oliver A Textu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Khuddaha Nikāya, Colombo, 1984
    Bhikkhu Ñāamoli, The Illustrator of Ultimate Meaning, PTS, London, 1978
    -----------------------, tr.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Kandy, BPS, 1991
    Barua, D.L. Cariyāpiaka-ahakathā, PTS, London, 1979
    Cowell, E.B. Jatak Stories, 6 vols., Reprint, Delhi, 1990
    Dayal, Har.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Delhi, 1978
    Endo, T. Buddha in Theravada Buddhism, Colombo, 1997
    Fausboll, V. ed. Jātak, 7 vols., 1962-1964
    Hardy, E. ed. Vimānavatthu- ahakathā, PTS, London, 1901; tr. Masefield, P. Vimāna Stories, PTS, Oxford, 1989
    Harner, I.B. ed. Buddhavasa- ahakathā (Madhurattha-vilāsinī), PTS, London, 1978
    --------------, tr. The Clarifier of the Sweet Meaning,PTS, London, 1978
    Joshi, C.V. ed. Paasambhidāmagga- ahakathā, 3 vols., PTS, London, 1979
    Rhys Davids, C.A.F. Visuddhimagga, PTS, London, 1975
    Richard Morris, ed. Cariyāpiaka, PTS, London, 1882
    ------------------, ed. Buddhavasa, PTS, London, 1882
    Thomas,E.J. The History of Buddhist Thought, London, 1953
    ---------------, The Life of Buddha As Legend and History, Delhi,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