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袁经文-如来藏多元诠义语境考析

     发布时间:2018/1/18 


    如来藏多元诠义语境考析

    袁经文

    内容提要:在经典文本中,如来藏至少具有四种诠义语境:1.阿赖耶识语境。2.真如语境。3.无漏有为法语境。此分三个层次:(1)成佛所需的无漏有为法种;(2)众生的无漏有为法系统;(3)第八识安隐自住的无漏有为境界。4.无漏有为法种现行语境。这四种语境的如来藏诠义以第一种语境为核心而呈现一体化特征。如来藏的多元诠义与唯识学具有多种紧密关联。
    关键词:如来藏  阿赖耶识  真如  无漏有为法  唯识学
    作者:袁经文,广西大学 哲学系 副教授
     

    如来藏是佛教论争的焦点。以往对如来藏的研究,多是从佛教思想史或经典文本的编纂角度,着手考察如来藏思想的形成、融合和演变。本文迥异于此,拟从经典文本综合建构的体系出发,针对经典凸现的有关如来藏的涵义和内在关系,作出蒐集分类,还原经典本身提供的思想指归。试图为引起诸多纷争的如来藏问题,提供另外一条解答途径。
    这里,对如来藏研究的惯常观念,即哪一部经在前、哪一部经受哪一部经影响等思路范式,不予考虑;只根据经典对如来藏的多种释义,进行胪列分析。
    如来藏,在不同的经典语境中,具有复杂多元的意义。经过考察探析,如来藏至少具有四种语境和相应不同的涵义。

    一、如来藏与阿赖耶识语境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关联密切,在《入楞伽经》中,佛说第八识阿赖耶识便称为如来藏:
    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
    这里指出,与阿赖耶识同义的如来藏是与七识俱生的,就像海水 与波浪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且,如来藏是恒常存在的,有波浪就必然有海水;七识的生起和发用常不断绝,是由于如来藏阿赖耶识不绝如缕、恒常存在的缘故。
    在《大乘入楞伽经》第五卷,佛指出:
    所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
       这里具体列出八识,如来藏与其它七识的名称并列而表,证明了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而且,这里还直称如来藏为藏识,藏识即是阿赖耶识,阿赖耶正是藏义。
    《占察善恶业报经》直接将阿赖耶识的功能性用,以如来藏来表显:
    ……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自古以来多有置此经为伪经之说,本文不附和此说;因为,此中具有诸多唯识增上慧学的甚深法义,不易研习辨明。在唯识学中,阿赖耶识的相分,便是种子、根身和器界,众生的内六根就是由阿赖耶识生起,由于众生无明我执对“一实境界”即对阿赖耶识的见分起妄,随之而有十八界及其相应的烦恼、业缘和苦报。这里将唯识学中阿赖耶识的功能,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来阐述,表明了如来藏具有与阿赖耶识相同的应用语境。
    也许,此中会有人质疑:如果说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等价的话,阿赖耶识常被视为是染污的,此中既提“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难道阿赖耶识也可称为“自性清净心”?
    一般观念往往认为阿赖耶识是染污的。实际上,这种认识已陷入边见。因为阿赖耶识是清凈与染污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尽管凡夫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染污烦恼种子,却不碍其自身具有菩提自性和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菩提是第八识的自住境界,尽管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有染污种子,但那是由七转识能熏之所熏习造成,非第八识阿赖耶识有介入现实的染污贪著性,《成唯识论》卷二就指出:“心体非烦恼故,名性本净。” 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因不贪著现实境尘,所以并不与烦恼相应(此点在下文第二部分,也予涉及)。所以,第八识阿赖耶识就其一维性而言,可称之为清净性、本觉性或菩提性;而阿赖耶识实质是菩提与烦恼不二。那么,如来藏是否也属如此的不二法门呢?
    如来藏在阿赖耶识的语境应用中,也有如此不二法门。佛在《大乘入楞伽经》第五卷就提到,如来藏同时具备有漏和无漏习气,如来藏既是刹那有为法,也是非刹那的无为法,如来藏是二者的统一:
    大慧!如来藏名藏识所,与意等诸习气俱,是剎那法;无漏习气,非剎那法。此非凡愚剎那论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彼计无为同诸法坏,堕于断见。
    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具有诸多染污习气的刹那生灭法,而不知如来藏阿赖耶识也是非刹那而常恒存在的无漏法。这里指出,若认为如来藏阿赖耶识不是无为法,而认为如来藏是像有为法那般具有坏灭的话,便是陷入了断见。如果说这里所引的佛语,尚不能明确得出如上如来藏的认识的话,佛接续而作的解说,就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
    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有生灭,四种习气之所迷覆。而诸凡愚分别熏心,不能了知,起剎那见,大慧!如金、金刚、佛之舍利,是奇特性终不损坏。若得证法有剎那者,圣应非圣;而彼圣人未曾非圣,如金、金刚,虽经劫住,称量不减。云何凡愚不解于我秘密之说?于一切法作剎那想?
    如来藏阿赖耶识,因受七转识苦乐之熏习而含藏有漏习气,同时又成为万法的生因而具有生灭性的一维;但如来藏也有“终不损坏”而性如金刚等等特性的一维。如果认为如来藏只是有刹那法的一维,而无视如来藏常恒不变易的无漏无为性质;那么,证悟如来藏者,就不应是圣者。因为只有证悟永恒存在的无为如来藏法性,才是圣者。不能认为一切法都是刹那有为法,还应知道如来藏是无为永恒法,这就是佛的秘密之说。
        佛还在多部经典谈到如来藏的这一特性,即第八识如来藏是恒时存在、永不变易、永无坏灭的。在《金刚三昧经》中佛说“是如来藏,性寂不动” ;在《华严经》中也有“如来藏身,不生不灭,善巧方便,普现世间” ;在《如来藏经》中表述为:“如来性不动,无能毁坏者”   ;“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道,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易”   等等。
    此上所举是就如来藏阿赖耶识的常在义,即非“断”义而言。至于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的非“常”义,便是指如来藏阿赖耶识含藏种子的流变义——有学者往往以此非彼,只见阿赖耶识非“常”之染污流变义,不见阿赖耶识非“断”之清净恒不变易义。实质上,这一不二法门,才是如来藏阿赖耶识非“断”非“常”的中道实相观。《成唯识论》对此已是阐述分明: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 
    有中观学者,破斥如来藏或破斥唯识学阿赖耶识这一恒不变异性,视此为“梵我”自性见,实质这是对如来藏阿赖耶识的误读,已陷入了非理说的边见。
    正是因为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均具不二性,所以,上文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也是阿赖耶识的“自性清净心”。
    因此,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在某些经典语境是等价的。
    在《大乘密严经》中,佛甚至指出,如果认为如来藏不是阿赖耶识的话,就是一种“恶慧”:“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二、如来藏与真如语境

    如来藏实质上也是真如,如来藏与真如、佛性、法身、自性清净心、涅槃和圆成实性等,均是不同语境中的同义异名。

    (一)如来藏与自性清净
    在《不增不减经》中,佛说: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这里,如来藏被称为“真如、法界”,如来藏也被称为“自性清净心”。
    在《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佛指出,此“真如”就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
    大慧!……何者圆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一切分别,自证圣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
    而且,此中还将“圆成自性”与“如来藏”并同。由此,如来藏也像“圆成自性”那样,具有圆成万法的自性;并且,如来藏也是圣者所亲证的真如法身。
    那么,如来藏既然是阿赖耶识,何以如来藏又是真如?这就先涉及到对真如是何义的追问。
    《成唯识论》卷九指出:“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二空即是我空和法空,何以知之?《成唯识论》卷一指出:“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 同论卷九又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就真如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关系而言,《成唯识论》卷十提到:“真如亦是识之实性。” 而且,《成唯识论》卷二就指出:“然契经说,心性净者,说心空理所显真如;真如是心真实性故,或说心体非烦恼故,名性本净。”
    由此可见,真如也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显现出来的实性,即清净性。因这种心体显现为自性清净,所以也称此心为自性清净心。正是由于第八识心体“非烦恼故”,即第八识不像意识妄心那样受无明烦恼的驱使而贪著六尘,所以,其“性本净”。
    由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具有如上所谈清净与染污不二的二维性;并且,如来藏阿赖耶识又以其恒不变易、不染六尘等体性,而成为正智所缘的真如法身。
    在《十地经论》中,便直接称阿赖耶识为真如:“住报行成者,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故。” 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卷四中更是明确提出:“有执真如与赖耶体别者,是恶慧也。” 
    所以,真如的含义,实质是依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体性而显现出来的清净性。正是因为阿赖耶识的体性是清净的,所以有时又将阿赖耶识称为真如;但这只是因地真如,而非佛地真如。
    如来藏语词在阿赖耶识的实性即自性清净心、佛性这一意义上的应用,是最为广泛和普遍的;在理论解读上,也与其他佛学语境有更多层次的联系和证成。
    在《央掘魔罗经》中,佛直接指出:“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 
    正是因为如来藏的自性清净,也有将如来藏称为“佛性”的,在《大方等如来藏经》中便说:“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如来藏也是“法身藏”和“自性清净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便指出:“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 
    正是由于如来藏等同于“自性清净”、“真如”、“法身”,所以,佛是完全转依如来藏这一“法身藏“而成就;《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便指出:“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如来藏的定义,是与“如来法身”相关联而表;证明如来藏是众生追求无上菩提直至成佛通途所依托的根本法身,而佛地便是将凡夫第八识所含的烦恼障除尽,并将所知障除尽而成就。所以,《楞严经》卷四就说到,“空如来藏”是佛地果位的七种名称之一 。生佛平等不二,就体现为共同具有性寂不动的如来藏。

    (二)如来藏与涅槃
    如来藏是恒处涅槃状态的,《大乘密严经》指出:
    金刚藏!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槃界,亦名法界。过现未来诸佛世尊,皆随顺此而宣说故。 
    这里以虚空譬喻如来藏,谓如来藏迥异于可坏灭的世间法,此即“涅槃界”。

    (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以上分自性清净和涅槃两部分,论述如来藏就是真如。那么,真如与自性清净、真如与涅槃又是怎样的关系?
    其关系是,第八识所显的实性——真如,实质就是自性清净并是自住涅槃的。《成唯识论》卷十在解释“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时,就将这三者予以一体表述: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如来藏真如被誉为万法的实相,如来藏真如实性恒不变易。

    三、如来藏与无漏有为法语境

    如来藏在不同语境中,也表述为无漏有为法。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成佛所需而本然具足的无漏有为法种。2. 维持众生成为众生的无漏有为法系统。3.第八识如来藏安隐自住的无漏有为境界。下面逐项阐释。

    (一)如来藏与无漏有为法种
    《成唯识论》卷二提到:“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 这是说,有一类有情具有这类无漏法种;又说:“若本全无无漏法种,则诸圣道永不得生。”
     与《成唯识论》只强调一类有情具有无漏法种不同的是,《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指出,众生均本然具有菩提种:
    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
    这里的“菩提种”,就是指成佛所必需的无漏有为法种;众生在因地之时,便本然具有。这里的如来藏,指的便是无漏法种的含义。
    在众多经典中,往往以多种譬喻,阐述作为无漏法种的如来藏,以下列举几则:
    1.《央掘魔罗经》使用譬喻,道出使如来藏本有无漏法种显露所需的修行:
    如知乳有酥,故方便钻求;而不钻水,以无酥故。……如知山有金,故凿山求金;而不凿树,以无金故。……若无如来藏者,空修梵行,如穷劫钻水,终不得酥。
        这里将如来藏无漏法种比喻为宝藏,若净修梵行,钻凿勤求自宝,必能得成佛道。
    2.《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更是以石中金、木中火、地下水、乳中酪、麻中油、子中牙、藏中宝、摸中象 、孕中胎、云中日   等多种比喻,提出“烦恼身中有如来藏”的命题。借喻而说的如来藏,指的也是无漏有为法种。
    3.《大法鼓经》则以“瓶中灯”比喻如来藏无漏种:
    若离一切诸烦恼藏,彼如来性烦恼永尽,相好照明,施作佛事,如破瓶灯,众生受用。  
        这里道出了如来藏“相好照明,施作佛事”、“众生受用”等有为法特征。
    4.《大方等如来藏经》还以“九大譬喻”述说如来藏无漏法种,它们分别是:(1)花萎见佛;(2 )蜂群守蜜;(3)糠覆粳粮;(4)金堕不净;(5) 贫宅藏宝;(6)大树王种;(7)秽衣裹金;(8)贫女贵胎;(9)模铸金像。
    从上列举可以看出,借喻而说的如来藏就是指众生本有的无漏成佛法种。这些成佛法种,是本然而永恒存在的。成佛的实质,便是断除烦恼、所知二障,使无漏清净法种全然呈现,而佛地则恒常持之、自在显用。《大乘密严经》就提到:
    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也有与此相同的颂文:
    如来清净藏,具足诸功德。……如来无垢识,永断诸习气,清净智圆明,贤圣所归趣,犹如最胜宝,……
    这里表明,如来藏具足诸种功德;待佛地无垢识断除诸习气后,“最胜宝”如来藏无漏法种,便显现为“圆明”“清净智”,这种智慧正是佛地的“归趣”所在。《成唯识论》卷三也指出:
    如契经说:“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
    佛地由于解脱了一切障碍,所以有大圆镜智相应。而且,佛地的“净无漏界” 即“清净法界”,是以佛地的无垢识为体,是无垢识显现出来的究竟清净性,此即佛地真如;而无垢识又是永恒存在的:“无垢识体,无有舍时,利乐有情,无尽时故。” 正因为无垢识的永恒存在,依于无垢识而显的“清净法界”也是恒常无变易的;《成唯识论》卷十说:
    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非自性常,从因生。
    四智心品即是佛地无漏智,包括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四智心品虽然是有为法,但是,四智心品所依止的清净法界无垢识心体,是永远常住的;所以,四智心品这一佛地无漏有为智法,就随之而成为永远存在的常法。
    此中还说到四智心品是“非自性常,从因生”,并不是指佛地无漏法种是因缘生法;而是指,佛地四智心品是由“解脱一切障”成就,依此因缘,才能使本有的无漏法种显现。所以,上文才有“如契经说:‘……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 ;即只要净除诸障,自然有大圆镜智等四智心品相应出现,此方便说为“从因生”。在《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九中,也有相类似的说法,即“法身非生,以本有故;以缘生故,名之为生。”
    “非自性常,从因生”之谓,也有助于遏止对佛法的误读。不能因为众生本然具有无漏法种这一本觉心,便以为众生能够不用修行而自行得度成佛。
    《央掘魔罗经》卷二就郑重谈到这一问题,佛说:
    若男子、女人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如来之藏,自当得度,我当作恶。”若如是作恶者,为佛性得度耶?不得度耶?……以多放逸故,佛性不度。
    若众生倚仗身中有如来藏无漏法种,自以为及时行乐作恶而无妨者,这是完全错误的。佛在此经便举出一例,迦叶佛曾为一人授记,说此人七年后当做转轮圣王,但此人后来由于放逸,因“食杂、食肉”,“非时而死”。
    文殊师利认为,这是此人本有业报致死。佛纠正道:
    勿作是说!彼非时死耳,非本恶业报也。文殊师利!彼佛不知先恶业报而记之耶?无先恶业,今自作过,以致失命耳。……佛性不度,亦复如是,以彼众生,多放逸故。一切众生为无佛性耶?实有佛性,如转轮王报。为佛妄语耶?众生妄语?作诸放逸,以闻法放逸故,自过恶故,不得成佛。
        因此,即便众生本有菩提种,也同样需要具备熏发菩提种的外缘。这也是《成唯识论》展开讨论过而得出的结论。

    (二)如来藏与众生的无漏有为法统
    在《不增不减经》中,通过将如来藏通约为法身,而间接表述出如来藏有过于恒沙数的佛法功德智慧: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这些佛法功德智慧,指的便是无漏有为法。包括维持众生成为众生的无漏有为法系统,以及下一节将探讨的第八识如来藏安隐自住的无漏有为境界。
    《佛地经论》卷三谈到:
    无始时来自性清净,具足种种过十方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无生无灭,犹如虚空遍一切法,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有非无,离一切相、一切分别,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净圣智所证,二空无我所显真如为其自性;诸圣分证,诸佛圆证。如是名为清净法界。
    这里从因地如来藏即“无始时来自性清净”谈起;认为这是一切有情平等共有的,此中蕴含“种种过十方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这些功德,正是本文在此和下面将要谈及的两种无漏有为法。此中还指出,“自性清净”的“微尘数性相功德”是清净智者所证,而且“诸圣分证,诸佛圆证”;此即谓,一旦圆证这些功德,便已是佛地境界。
    下面先探讨众生成为众生的无漏有为法系统。
    《成唯识论》卷二指出:
    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处界、功能差别。世尊依此,说诸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
    一切有情异熟识中本然具有的“生蕴处界、功能差别”,即是有情成为有情而必须具有的本然功能,是生起诸趣有情五蕴身、十二处和十八界等性用的本有法统。例言之,此即众生于诸道投生、并显现生老病死的过程、具有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力,以及举手投足和出现饥疲寒热等由异熟识决定的种种无覆无记性。
    那么,这种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由如来藏的“菩提”性,即如来藏的功德智慧来达成。
    在《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中就提到“菩提”,这里的“菩提”就是如来藏具有的、上文提到的“佛法如来功德智慧”,而使众生成其为众生的就是由这种“菩提”在决定: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这里将“菩提”视为与“如”(真如)、“法性”和“实际”等相关,可明“菩提”是与如来藏有关。实质上,这里的“菩提”就是指如来藏的功德智慧。
    此中关键的一句是“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必须深入这段引文的内在逻辑。
    需予注意,“寂灭”、“无为”均是“菩提”,而“知”、“了”“众生心行”应是有为生灭法;即谓,无为、有为同属于“菩提”。其中,无为之菩提智慧,是难以理喻的;既然是无为,何以能成为一种智慧?
    实质上,这里菩提之无为,是指其远离七识妄心境界,因为七识妄心是法相有为境界;以其不在七识妄心境界上有任何作为而称之为菩提无为。所以,最后一句是“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下详)。
    至于菩提之有为,就是指“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一义,这实质便是唯识学中所强调的第八识如来藏具有“作意、触、受、想、思”等五遍行心所;所以,第八识如来藏是菩提识、是智识。
    但是,菩提不是由意根和法尘决定的意识妄心境界,此即“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之谓。
    由于菩提不与现实境尘往来,所以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即菩提不与六根、六尘等十二入之“诸入”际会相应;所以,无此作为的菩提——“无为是菩提”,是“无生住灭”的,即菩提因不介入六尘而无为,从而也无任何现实中的生灭变化。菩提是第八识如来藏自住的了别境界,从不介入现实,从不贪著染污性的现实,故又云“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其实质内容是,如来藏的了别慧,能够与众生自己的七识心行相应。由于末那识也具有五遍行心所即“作意、触、受、想、思”的力效,末那识恒时“作意”,借助意根末那识“触”、“受”而遍缘一切境的特性,就能以其“想”心所去捕捉、领会众生自己向外攀缘的意识妄心,并借助末那识“思”心所,而助成意识心境界种种业力之造作。与此同时,如来藏以其自身亦齐备的五遍行心所,就能通过末那识,而知晓众生心行。如来藏由此以其菩提智慧和因果律则,而决定着众生的果报、轮回,从而形成上文所提的“生蕴处界功能差别”。而这一切,我们的意识心,是一无所知。
    《大方等如来藏经》将具有这种功能的如来藏比喻为“如来眼”:
    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如来眼”是以眼睛作譬喻,指如来藏可以清楚明了众生自己之所作所为,没有任何被欺瞒的可能,犹如亲见一般;但却不是以了知六尘万法的方式来了知。这也是与上文所提唯识学“五遍行心所”相同的,这些功能在此就表述为“如来眼”。有了如此“如来眼”,如来藏才能与“无明七识共俱”  ,而恒时使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得以任持成就;这也是《大方等如来藏经》中“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  的实义意趣。

    (三)如来藏与第八识安隐自住的无漏有为境界
    如来藏安隐自住的境界,是由如来藏的特征决定的,众生的如来藏之间具有相即相入、相互感应知悉的功能。这时的如来藏就完全是出世间的安隐自住境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十六卷提到: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众生界。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界,本性无实。知一切众生界,悉入一众生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菩萨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如来藏。知一众生身,普入一切众生界。……
    这里的“众生界”,便是第八识如来藏;因为《不增不减经》指出:“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第八识如来藏尽管是安隐自住的,却在恒时起诸功德性能,而显现出如来藏之种种了别性。这里指出,任何“众生身”均为一切如来藏所执持;而“一切众生界,悉入如来藏”则表明,众生各自的如来藏之间,彼此犹如因陀罗网,交相辉映,相互通透而了知。如来藏由此便具有了知一切因果律则的智慧;佛世尊便是因为其妙观察智能够与如来藏完全相应而能了知一切因果关系。此外,在上文所引《大方等如来藏经》的文句中,其中的“如来智”,也是指如来藏这种自住而能了知其他如来藏的了别慧。
           
    四、如来藏与无漏有为法种现行的语境

    菩萨证道,乃至位阶十地,直至最终成佛,实质均是以无漏有为法种为依托,凭籍善法外缘的熏习修行,使本有菩提种子得以现行,而才具现种种果位功德。
    菩萨一旦见道,获得无分别智,就是无漏有为法种的现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指出,无分别智就是如来藏:
    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
    这里的“成自性”,通常译为“圆成实性”或“圆成自性”;“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常译为“真如”或“如如”;而“圣智所得”,则译为“正智”,此即是无分别智。
    既然“成自性如来藏心”是无分别智;而无分别智,实质又是本有无漏有为种子的受熏现行,所以,如来藏便具有了无漏有为法种现行的语境意义。
    此外,将如来藏解释为智慧的,还有《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九卷:
    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此如来藏空性之智复有二种:何等为二?谓空如来藏,所谓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世尊!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
    这里的“如来藏空性之智”,就是根本无分别智。因为此中“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之“空如来藏”,便是指依托根本无分别智而使如来藏所含的烦恼种子除尽,即“空如来藏”必须借助根本无分别智才能达成;能够“空如来藏”的必然是一种出世间的智慧,此即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至于“不空如来藏”之“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即是上文第三部分探讨的本有无漏有为功德智慧法。
    证此二种智慧,便意味着,能够使本有无漏法种现行,从而获得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通过“空如来藏”即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而成佛。
    另外,《宗镜录》卷五,也有在无漏有为法种的语境,使用如来藏一语:
    如来藏心,亦复如是。但随染缘之时,迷作阿赖耶;随净缘之时,悟成如来藏。
    “悟成如来藏”便是指,证悟实相而见道之时,众生的阿赖耶识,就“随净缘”,呈现为如来藏;一旦“悟成如来藏”,便是无漏有为法种现行之时。
    此外,有关如来藏缘起;其心净则佛土净;以及佛陀对世间的任运净化等等,这些不同经典语境的法义,正是无漏有为种子的现行起用,也是一切世间受用着诸佛如来无边功德性用的体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如来藏就体现为如上四种法义。支持这四种分类的理据,经典中尚有诸多;限于篇幅,无法详表。那么,这四种如来藏诠义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实质上,以第一种如来藏涵义即第八识如来藏为基点,就能统率如来藏的其他三种意义;由此而使如来藏的四种诠义,具有一体化特征。
    首先,真如如来藏是第八识所显的实性,真如如来藏只能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这一识体而显,作为无为法的真如如来藏不具有独立的实体性。
    其次,如来藏的种种无漏有为功德智慧,是第八识如来藏本然具足的。
    最后,如来藏作为无漏有为法种的现行,正是以蕴涵于第八识如来藏的本有无漏法种为依托,在善法外缘的熏习下,本有无漏种子得以流注生起,从而使种种修行和果位得以成就。
    据如来藏所具以上法义的诠显,我们可看到如来藏与唯识学的紧密关联。传统观点中,将如来藏和唯识学割裂为不相关的两大系统,也由此有了反思的必要。而且,种种否定如来藏或视如来藏为方便说法的观点,均潜藏有否定多部经典和动摇唯识学体系之种种危险性;这是需引起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