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惟善-试论说一切有部的金刚喻定

     发布时间:2018/1/18 


    试论说一切有部的金刚喻定

    惟善


    内容提要;金刚喻定是指行者通过修行所获得的一种能够破除一切烦恼的禅定。只有通过此定才能完全断除烦恼,获取得解脱,证得圣果。虽然金刚喻定在各宗派中的论说有所不同,但其作用在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理论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从说一切有部的观点出发,对金刚喻定与无间道、断烦恼、智、地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从而说明金刚喻定在说一切有部教义的重要性,了解定(samādhi)、智(jñāna)同时共存的关系,以及见所断和修所断烦恼只有在定中才能断,而非出定之后的禅定理论。
    关键词:说一切有部、 金刚喻定、 无间道、智、烦恼
    作者惟善,1967年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讲师

     


    金刚喻定是一种特殊的三摩地,它的坚硬度和力量就像金刚一样能破一切,而不被任何物所破。金刚喻定的梵文是“vajropamā-samādhi”,又译为金刚定,金刚三昧,金刚心,是行者修行到最后位,断除最极微细烦恼的一种定,其智用坚利,譬如金刚。说一切有部论师认为,在行者获得阿罗汉果之前,金刚喻定的特别作用是能断除一切烦恼及其微细的习气(vāsanā)。在《俱舍论》和《顺正理论》的教义中,对金刚喻定是四修三摩地之一此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而《大毘婆沙论》对此定做了更加细致和丰富的阐述,并列出了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本文主要依据《俱舍论》和《大毘婆沙论》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什么是金刚喻定?《大毘婆沙论》解释说:“无有烦恼,不断、不破、不穿、不碎,譬如金刚,无有若铁、若牙、若贝、若珠石等,不断、不破、不穿、不碎,是故此定名金刚喻。假使具缚有情身中能起此定。尔时即能顿断三界一切烦恼。云何知然?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顿证三界见修所断烦恼断故。”  这个定坚固锐利,可摧毁一切烦恼,是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将完成的阶段,准备断除最后烦恼所起的定;生起此定可断除极微细的烦恼而获得解脱,证得圣果。
     
    一、 金刚喻定与无间道

    根据说一切有部,行者想要断除烦恼、证得真理、获得涅槃解脱要通过四个阶段的修习,即加行道(prayoga-mārga)、无间道(ānantarya-mārga)、解脱道(vimukti-mārga)、胜进道(viśeṣa-mārga)。这四道总括了所有的修行次第。无间道是处在正断除烦恼之位,在加行道之后才能生起,而又在解脱道之前。《俱舍论》卷第二十五云:“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ānantaryamārgo yenāvaraņaṃ prajahāti)。”  从这个定义可知道, 金刚喻定不仅仅是一种定或等持,而是属于无间道的智(jñāna)。之所以称它为“定”或“等持”是因为在这个无间道中,“定”的功能偏增(特别强势)。  就如“见道(darśaņa-mārga)”以五蕴为自性,但“见道”之所以被称为“见道”是因为“见”的功能偏增。 又如同现观边世俗智, 以四蕴或五蕴为自性,因为“智”的功能偏增的缘故,所以它只被称为“智”;再如同四通行以四蕴或五蕴为自性,因为“通慧”偏增,所以叫做“通行”。这个无间道也是如此,虽然以四蕴或五蕴为自性,但那里的“定”偏增,所以称之为“金刚喻定”。   
    金刚喻定不在别处偏增,唯在无间道偏增,这是因为加行道是为断烦恼而在趋进无间道之前所作的预备性修行,是履行戒、定、慧三学的阶段。解脱道是为悟得真理、解脱烦恼的阶段,即于无间道之后生起一念正智,证悟真理。胜进道是在解脱道之后,增进定慧,完成证悟的阶段。所以在这四道中唯有无间道属于直接断除烦恼的阶段,由于加行道的努力,引发正智、断烦恼,不受障碍,从而可以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大毘婆沙論》如是说:
    问:何故此道定偏增耶?答:非想非非想处下下烦恼难断、难破、极难越度,须坚固定为所依止,发大精进乃能除遣。譬如有人欲杀香象,先安其足,后发武勇,成其杀事,是故此道定用偏增。复次,非想非非想处下下烦恼最极微细,不明不显,难可觉知,须依胜定,令心澄细,方能除断。如善射者,欲射毛端,依巧便法令心澄细发箭方中。是故此道,定用偏增。
    每一地的烦恼都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乃至下上,下中,下下),非想非非想处的下下品烦恼是最微细的烦恼,也是最难断的烦恼。所以要具备最坚固,最锋利的定力才能破除这种极为微细的烦恼,这就是在无间道能断有顶地第九品烦恼的金刚喻定。

    二、金刚喻定与智

    金刚喻定是烦恼断尽之位,届时行者获得尽智,证得阿罗汉果,如果能进一步获得无生智,便证得不退阿罗汉果。那么,在金刚喻定时行者需要以几种智作观方可断尽烦恼而得阿罗汉果呢?根据《大毘婆沙论》,金刚喻定的行者可以以六种智作观而获得罗汉果位:  即四类智和灭、道二法智。 这六种智及其所观的行相如下:
    1. 有些行者以苦类智,思惟非想非非想处诸行,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得阿罗汉果。
    2. 有些行者以集类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因、集、生、缘行相,得阿罗汉果。
    3. 有些行者以灭法智,思惟欲界诸行灭,作灭、静、妙、离行相,得阿罗汉果。
    4. 有些行者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诸行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罗汉果。
    5. 有些行者以灭类智,或思惟初静虑诸行灭,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处诸行灭,作灭、静、妙、离行相,得阿罗汉果。
    6. 有些行者以道类智,思惟九地类智品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罗汉果。
    苦类智(dukha-anvaya-jñāna)
    集类智(samudaya-anvaya-jñāna)
    灭类智(nirodaya-anvaya-jñāna) 上二界
    道类智(mārga-anvaya-jñāna)
    六智
    灭法智(nirodha-dharma-jñāna) 
                                                               欲界
    道法智(mārga-dharma-jñāna)
    在上述六智中,行者随便依任何一智,然后于四谛(苦、集、灭、道)中思惟其相应的行相,就可获得阿罗汉果位。四谛行相共有十六。梵文《俱舍论》是这样解释的:
    duḥkha caturbhirākārai paśyatyanityato duḥkhataḥ śūnyato 'nātmataśca /
    samudaya caturbhirhetutaḥ samudayataḥ prabhavataḥ pratyayataśca /
    nirodhaṃ caturbhiḥ nirodhataḥ śāntataḥ praņītato niḥsaraņataśca /
    mārgaṃ caturbhirmārgato nyāyataḥ pratipattito nairyāņikataśca /
    真谛译文 玄奘译文
    以四相观苦,谓无常、苦、空、无我。
    以四相观集,谓因、集、生、缘。
    以四相观灭,谓灭、静、妙、离。
    以四相观道,谓道、如、行、出。 觀苦聖諦修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
    观集圣谛修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
    观灭圣谛修四行相。一灭二静三妙四离。
    观道圣谛修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

    在以上梵文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第一句开头的“苦duḥkha”字是宾语,“paśyati”是谓语,第三人称单数,指他/她观照或观察,“caturbhir ākārai”是复数,具格, “anityato duḥkhataḥ śūnyato 'nātmataś” 这四字的词尾都有一个后缀“taḥ”,相当于副词的“如” ,“或作为”。 虽然 caturbhirākārai 与 anityato duḥkhataḥ śūnyato 'nātmataś 四个词的格不同,但当它们用作副词的时候,可以相互转换。这样就可以直译为“他以四行相观苦,即无常、苦、空、无我。”下三句梵文中省略了“ākārai paśyati” 两个字。 四谛十六行相就是四谛所包括的十六方面。它们各自的自体是慧,通过观想四谛的不同类别,对治世间各种错误的观念,见解,如外道认为世界是常住不灭,人死之后的‘我’(灵魂)也常住不灭;古代印度吠檀多等学派信奉梵王、自在天是一切万物的主宰,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都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佛教则以为一切诸法皆由因缘而生,否定印度哲学所主张一因生的主张。此十六行相就是为了对治这些错误观念,从而真正认识世间人生的真谛,断除烦恼,达到解脱。这十六行相以及它们所对治的观念详细情况见表如下:
    苦谛四相 十六行相 对治错误的观念(见) 观想四谛不同类别的性质
     无常(anitya) 常见 众缘和合,不究竟。
     苦(duḥkha) 乐见 粗重所逼,如荷重担,违逆圣心。
     空(śūnya) 我所见(执五蕴为我所有) 对治我所见,内离士夫、作者、受者。
     无我(anatmam) 我见(恒执五蕴为常我) 违于我见,不自在。
    集谛四相 因(hetu) 外道无因见 引发诸有,如种子法,有牵引义。
     集(samudaya) 自在天等一因见 能等出现,令有等现,出现义。
     生(prabhava) 数论转变常因等见 令有相续起,能有滋产义。
     缘(pratyaya) 以知为先能生因见 能有成办,有所造作为依义。
    灭谛四相 灭(nirodha) 解脱是无见 取蕴永尽,尽诸相续。
     静(śānta) 解脱是苦见 三火永寂,离三有为相。
     妙(praṇīta) 静虑等乐是妙见 脱诸灾横,是胜义善。
     离(niḥsaraṇa) 解脱是数退堕非永见 出众过患,最极安隐。
    道谛四相 道(mārga) 拨无圣道邪见 对治邪道,是出要路。
     如(nyāya) 外道执苦行等邪道见 能契正理,对治非理。
     行(pratipad) 计馀法为道是真见 能正趣向涅槃宫。
     出(nairyāṇika) 退道见 弃舍一切有,永超生死。

    根据其他论师的观点,虽然有十六行相之名称,但它们之实体只有七个,即苦谛之下的四个行相每一个都是一个实体,而其它三谛虽然每一谛都有四个行相的名字,但实际上每一谛只作为一个实体存在。不过,这种观点并不被正统的毗婆沙师所接受。

    三、金刚喻定与依地

    根据《大毘婆沙论》,金刚喻定依九地而生起,而依每一地又能生起一系列的金刚喻定。三界中的人依任何一地都可以生起金刚喻定,以苦集二类智、灭道二法智,以及灭道二类智,思惟其各自相应的行相而证得阿罗汉果。   这里有三家不同的观点:
    (一) 根据第一家论师的观点,依九地所起的金刚喻定有384个。
    1) 依未至定有52个金刚喻定,即a) 以苦类智,思惟非想非非想处诸行,作四行相中(非常、苦、空、非我)随一行相;b) 以集类智,思惟非想非非想处诸行因,作四行相中(因、集、生、缘)随一行相;c) 以灭法智,思惟欲界诸行灭,作四行相(灭、静、妙、离)中随一行相; d) 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诸行道, 作四行相(道、如、行、出)中随一行相。这样前面四智共有16行相。e) 以灭类智,思惟八地(初禅至有顶)诸行灭,作四行相(灭、静、妙、离)中随一行相, 这样八地有八智,每地有四行相,组成32行相。 f) 以道类智,思惟九地类智品道,作四行相(道、如、行、出)中随一行相、这个道类智有四相,加上前面的16行相和32行相,一共是52行相,这些行相就是金刚定,所以依未至而起的金刚喻定有52个。 
    2) 依初禅乃至依第四禅所生起金刚喻定的数目就像依未至定所生起金刚喻定的数目一样,即依每一禅都可生起52个金刚喻定,这样依四禅一共可以生起208个金刚喻定。
    3) 依空无边处有28,即a)以苦集二类智,分别思维非想非非想处诸行与诸行因,作各自相应的行相,其行相如依未至定的苦集二类智,一共八个行相(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缘)。b) 以灭类智,思惟空无边处乃至思惟非想非非想处诸行灭,这样四地各有四行相(灭、静、妙、离),一共是16行相。c) 以道类智,思惟九地类智品道,有四行相(道、如、行、出)。加上前面24共有28金刚喻定。
    4) 依识无边处有24金刚喻定,即除思惟空无边处诸行灭四行相,其余和依空无边处一样。
    5) 依无所有处有20金刚喻定,即除思惟识无边处诸行灭四行相,其余和依识无边处一样。
    依九定所有的金刚喻定加起来一共有384个,行者只要依其中任何一个金刚喻定,断除有顶的惑就可证得阿罗汉果。384个金刚喻定的分布见如下表:
    依九定之金刚喻定 智 思惟的对象 所作行相随一 

     

    未至定-52 苦类智 非想非非想处诸行 非常、苦、空、非我 4
     集类智 非想非非想处诸行因 因、集、生、缘 4
     灭法智 欲界诸行灭 灭、静、妙、离 4
     道法智 欲界诸行道  道、如、行、出 4
     灭类智 初禅至有顶诸行灭 灭、静、妙、离 4 × 8 =32
     道类智 九地类智品道 道、如、行、出  4
    初禅至第四禅260 同上 同上 同上 52×5=260

    空无边处 28  苦类智 非想非非想处诸行 非常、苦、空、非我 4
     集类智 非想非非想处诸行因 因、集、生、缘 4
     灭类智 空无至有顶诸行灭 灭、静、妙、离 4 × 4 =16
     道类智 九地类智品道 道、如、行、出 4

    识无边处 24 苦类智 非想非非想处诸行 非常、苦、空、非我 4
     集类智 非想非非想处诸行因 因、集、生、缘 4
     灭类智 识无边至有顶诸行灭 灭、静、妙、离 4 × 3 =12
     道类智 九地类智品道 道、如、行、出 4

    无所有处20 苦类智 非想非非想处诸行 非常、苦、空、非我 4
     集类智 非想非非想处诸行因 因、集、生、缘 4
     灭类智 无所有至有顶诸行灭 灭、静、妙、离 4 × 2=8
     道类智 九地类智品道 道、如、行、出 4

    (二) 但根据其他论师的观点,依前面六定(包括中间、未至)中的每一定都有80个金刚喻定,而依无色定中的空无边处有40个,识无边处只有32个,无所有处24个。因此,依九定共有576个金刚喻定。
    (三) 此外,还有其他论师认为,依前面六定中的每一个定都有164个金刚喻定,而依无色界的前三定分别为53,36,24个金刚喻定。共加起来,依九定就有1097个金刚喻定。
    (四) 妙音尊者认为:依未至定有13个金刚喻定,即见道位中有苦、集、灭、道四類智忍,以及修道位中离非想非非想处修所断烦恼有九无间道。其余四禅、中间定,非想非非想处如依未至定,每地13个。剩下的前三无色,每地只有九个金刚喻定,即修道位中断烦恼的九无间道。 

    不论上面四家观点哪一家正确,但生在欲界的行者都可以通过修习获得上面所谈到的所有金刚喻定。然而,生在上二界的行者不同,他所获得的金刚喻定的数目要比生在欲界的要少,这是因为生在上二界的行者必定不能生起法智。由于他们厌恶下地的苦、集二谛,而不想对下地的苦、集进行观想。事实上,他们不仅不观想下地之苦、集二谛,也不观想下地灭、道二地,因为灭、道的智用是要以苦、集的智用为前提的。生在上地的行者可以不依下地来远离剩余的烦恼,因为上界自身的定力显然要比下界的定力殊胜,但这里有个列外,那就是除去那些生在非想非非想处的行者,此处的行者不依一下地就不能远离烦恼,因为此地本身没有无漏定,行者必须依靠下面的无所有处,生起无漏定,然后通过此无漏定才能断除剩余的微细烦恼。如果行者生某一更高的禅天,他也绝不可能缘下一禅天的苦、集、灭,因为他厌恶下地的苦、集等。 这些不同的观点可见下表进行对比:
    在欲界所获得的金刚喻定的数目 依九定证阿罗汉果
    (一)384 (二)576 (三)1097 妙音-105 
    52 80 164 13 未至定
    52×5 80×5 164×5 13×5 第一禅至第四禅(包括中间定)
    28 40 53 9 空无边处
    24 32 36 9 识无边处
    20 24 24 9 无所有处

    四、金刚喻定与断烦恼

    金刚喻定的功能就是断烦恼,特别是要断非想非非想处的烦恼。根据说一切有部,根本烦恼有六个,即贪、嗔、慢、痴、恶见、疑。在此六个烦恼中,贪又被分为两类:欲贪(kāma-rāga)和有贪(bhāva-rāga);恶见也被分为五种类型,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样五钝使(贪、嗔、痴、慢、疑)加上五见(五利使)就组成了十类烦恼。然后从十类烦恼配合三界又可分出88个见所断烦恼和10个修所断烦恼,这样三界一共有98个烦恼,即欲界36个烦恼,色界与无色界各31个烦恼。三界98烦恼的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符号表示缺席。
     
    对于金刚喻定断烦恼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MVS说:
    或有执,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顿断一切三界见修所断烦恼。此前诸位唯能伏缠,于诸随眠皆未能断。如顿断沙门,彼说顿觉得无学果,如梦觉时,顿舍惛睡。。。。。。或复有执,唯无间道断随眠得,唯解脱道能证彼灭,如西方沙门。彼作是说:‘非无间道不断烦恼,非解脱道不证彼灭。 
    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被正统论师所接受,认为金刚喻定不是一生起来就能顿断三界烦恼,断烦恼有八十九个分位差別,  而且在每个分位中都可以灭烦恼。在无间道中不仅能断烦恼,而且也能证灭,因为在无间道能使烦恼隔离,令其不相续,又能引“离系得”的生起。  诸解脱道位只能叫做“证灭”,也能与“离系得”同时现前生起。
    根据说一切有部有两种断灭:1)见道(darśana-mārga)所断,2)修道(bhāvanā-mārga)所断。三界88随眠烦恼是见道所断,即现观四谛在心的第15刹那现前的阶段,第15刹那心结束后,即心的第16刹那就证得了预流果。见道的持续时间只有15刹那,而修到的时间是人的一生过程,乃至更长的时间。预流圣者开始不断重复地修炼,提高他的慧(prajñā)的力量,其目的就是为了断除剩余的烦恼。   
    在修道的过程中,在三界还有10类修道所断烦恼。这10类烦恼由贪、嗔、痴、慢四烦恼组成。其中,欲界有4个(贪、嗔、痴、慢),上二界各有3个(贪、痴、慢)。由于这些烦恼的性质比在见道位所断的烦恼更为顽强和更有回弹力。因此,需要持久的加功用行才能断除它们。
    这些三界烦恼根据它们生起的强度总共分为九品:下品、中品、上品,每一品又再次分为下、中、上三品。因此就组成,下下,下中,下上乃至到上下,上中,上上九品。每一地有九品烦恼,并且每一地又有九无间道对治九品烦恼。下下品无间道具备断除上上品烦恼的力量,乃至上上品无间道具备断除极其微细的下下品烦恼。对行者而言,下下品烦恼是最难发觉和断除的。《俱舍论》用了两个譬喻来解释:如洗衣应该首先洗粗大(audārika)的污垢(mala),最后洗细小(sūkşma)的污垢。又如粗暗(最黑暗的地方)小小的明灯(āloka)就能熄灭其暗(tamas),微细之暗(不太暗的地方)就要用大的明灯才能熄灭其暗。   当修观者断除无间道的一分烦恼时,他就能获得其相应的解脱道(vimukti-mārga)。由于在九地中的每一地都有九个解脱道,尽智(kşaya-jñāna)与获得第九品烦恼熄灭同时生起 (saha…utpadyate)。  金刚喻定(Vajropama-samādhi)[生起]之后,就是最后的解脱道。因此,这个解脱道就是尽智,因为最初尽智生起与获得所有诸漏(烦恼)熄灭是同时的。
    佛教解脱的目的只有通过断除三界烦恼来获得。在心的15刹那的见道位时,三界的88随烦恼已断绝,在第16刹那证得了预流果。在修道位时,如果他断除了欲界的前六品修所断烦恼,他就证得了一来果。如果把欲界的九品修所断烦恼都断除了,他就获得了不还果。 乃至到最后阶段,通过金刚喻定断除了非想非非想处的下下品修所断烦恼,他就到达了解脱道,进入了无学道,成为阿罗汉。换句话说,除了三界的88见所断烦恼和欲界的九品修所断烦恼,他必须要断除上二界修所断的72品烦恼。在这个阶段,他可算是完全地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了。
     
    五、金刚喻定的力量

    像灭尽定一样,获得了金刚喻定的行者有一种独特的力量(ŗddhi),比如他不会被火、水等灾难所伤害。在《增一阿含》有这样的二个故事:
    舍利弗进入金刚三昧后,那时有两个鬼:一个叫伽罗,一个叫优婆伽罗。毗沙门天王派遣使者到毗留勒天王处,想讨论人天之事。这时这两个鬼从虚空而过,遥远地看见了舍利弗结加趺坐,系念在前,意识寂然于禅定之中。伽罗鬼对另一个鬼说:“现在我能用拳头打此沙门的头。”
    优波伽罗鬼回应伽罗鬼说:“你别生起打沙门头的心念。为什么呢?此沙门极有神通和威德,具有很大的威力。这位尊者叫舍利弗,世尊弟子中,聪明才学方面没有人能超过他。在所有弟子中,他是智慧第一。如果你要打他,将会昼夜长时,受无無量苦的果报。”
    伽罗鬼再三重复地说:‘我能堪任打此沙门的头。’
    优波伽罗鬼警告伽罗鬼说:“你现在不听我的话,你就自己一人住。我会与你辞别,到别处去。”
    恶鬼说:“你是不是害怕这沙门了?”
    优波伽罗鬼回答:“我确实畏惧他,如果你用手打此沙门,此大地当破裂,分为二分。那时将会有暴风骤雨,大地振动,诸天惊动。当大地振动后,四天王也感到惊怖,他们知道恶鬼生起恶念,令大家不得安宁。”
    这时,恶鬼又重复地说:“我现在能够堪任辱此沙门。”
    善鬼听了之后就离开了他。这恶鬼即刻用手打舍利弗的头。这时天地振动,四面暴风疾雨很快就来到了。大地立刻破裂,分为二分。这个恶鬼也立即全身堕落地狱之中。之后,尊者舍利弗从金刚三昧起来,整理衣服,走下耆阇崛山,往诣竹园方向,走到世尊的住处。他用头面顶礼佛足,坐在一面。这时佛陀问舍利弗:‘你现在身体有没有疾病?’
    舍利弗回答:“身体通常没有任何疾病,但现在只是感到头痛。”
    世尊告舍利弗说:伽罗鬼用手打你的头。如果这鬼用手打须弥山,须弥山就会被劈开,分成二分。为什么呢。因为这鬼的力量太大了。现在这鬼已遭受罪报,全身堕落到阿鼻地狱中。这时,世尊告比丘们说:奇哉!奇哉!金刚三昧的力量可以到达这种地步。由于这种三昧的力量,所以他没有被伤害,即使用须弥山来打他的头,也不能动他一根毫毛。为什么呢?比丘们听佛陀这么说:在此贤劫中有佛叫拘屡孙如来,至真等正觉。这佛有二大声闻弟子。一个叫等寿,另一个叫大智。比丘等寿是神足第一,比丘大智是智慧第一,就如我现在的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那时候,等寿和大智两个比丘都证得了金刚三昧。有一天,等寿比丘在闲静处,入金刚三昧。那时有些牧牛人和砍柴割草的人看见这比丘坐禅,各各相互谈论,这个沙门今日无常已到了。于是他们将草木堆积在比丘身上,以火烧之。等他们离开之后。等寿比丘就从金刚三昧起来,整理衣服,起座离开那儿。第二天这比丘穿好衣,手持饭钵,进入村庄乞食。那些砍柴割草的人们看见了这比丘入村庄乞食,各各相互谈论:这个比丘昨日已命终,我们点火把他焚烧了,今天怎么又复活了?现在应当给他取个名字叫‘还活’。如果有比丘证得了金刚三昧,将会获得火所不烧,刀斫不入,水所不漂,不为他所中伤的一种奇特功能。所以金刚三昧有这样的威德,今舍利弗得此三昧。舍利弗比丘多游历于二处,即空三昧和金刚三昧。
    上面两个故事只说明了金刚喻定能对抗外界的一种奇特力量,获得此定的比丘不会被水、火等自然灾害所伤害,也不会被他人用刀枪等武器所伤害。这是一种证得胜果,永断烦恼之后的特异功能,也是所有证阿罗汉果必须经历的一种修炼过程。因此,佛陀劝告比丘们,应当寻求方便,行金刚三昧。

    六、结论

    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不论行者生在欲界还上二界,见所断和修所断烦恼只有在定/三摩地(samādhi)中才能断,而非出定之后。没有正定就不可能有产生无漏智。没有无漏智,就不可能断除烦恼。行者在金刚喻定可以以六智作观,断尽烦恼而证得阿罗汉果,这六智即是属于上二界的四个类智和属于欲界的道法智和灭法智。这些都属于无间道的内容。在非想非非想处没有金刚喻定,因为那儿没有无漏定/等至(samāpatti)。因此,在有顶地的第九无间道烦恼的最后断灭必须依靠无所有处中的金刚喻定来执行。虽然上面提到有一系列的金刚喻定,但并不表明行者必须要具备所有这些定去断除烦恼。 
    行者生在欲界生起金刚喻定能断处有顶地的烦恼残余。在金刚喻定生起之前,见所断烦恼能够断除,不像顿断沙门所主张的那样,所有三界见所断和修所断的烦恼可以一次性断除。从有部的观点来看,一个金刚喻定能断所有的烦恼包括其微细的习气,但更特别强调根除非想非非想处的第九品烦恼,这也是被认为最微细的烦恼,没有金刚喻定,这品烦恼是不能根除的。金刚喻定在说一切有部的解释来看,我们能很清晰地知道定(samādhi)、智(jñāna),或慧(prajñā)同时共存,之所叫金刚喻定是因为在无间道中“定”比“慧”要殊胜,而在见道位中则慧(慧=见)比定更殊胜。虽然在见道中也有定,但此定不能叫做金刚喻定。这就是金刚喻定在说一切有部禅修理论中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