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圣凯- 从“世界佛教论坛”看国家发展进步与佛教

     发布时间:2018/7/21 


    从“世界佛教论坛”看国家发展进步与佛教

    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圣凯


    内容提要:本文以世界佛教论坛为中心,探讨新时期国家发展进步与佛教的新关系。本文强调世界佛教论坛的召开,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当今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开明,表明了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同时,世界佛教论坛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世界形象,开辟了宗教外交的新渠道;世界佛教论坛也是集中展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大舞台和重要窗口;海峡两岸成功合力世界佛教论坛,开创了两岸交流的新模式;通过组织与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机缘,亦是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
    关键词:世界佛教论坛  国家发展进步 和谐世界


    佛教在中国生根、发展,在思想上要与中国固有的儒家、道教文化兼容,在信仰上要与“礼”文化融合,在制度上必须获得王权的接纳,在传播上必须得到社会的包容与护持,在经济上则要有蓬勃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从汉魏两晋南北朝至唐宋之间,使佛教成功地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东晋道安于公元四世纪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反映了“今遭凶年”佛教根基未稳的心理要求,但是亦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对政治的基本态度,因为即使在佛教鼎盛时期的唐代,佛教界仍然认为“像教兴行于今不绝者,实荷人王之力也” 。所以,佛教的中国化历程是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变化的缩影,既保持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特质,亦继承了中华文明的融合倾向,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发展,而且远传于韩国、日本、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
    进入21世纪,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华大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建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中国佛教积极回应新时代的召唤,大陆、台湾、港、澳等地八位高僧倡议发起成立“世界佛教论坛”,旨在为热爱世界、关爱生命、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2006年4月13日至17日,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浙江省承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在浙江省杭州市和舟山市隆重召开。2009年3月28日至4月1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与中国佛教协会、国际佛光会、香港佛教联合会联合主办,江苏及无锡市组委会、台湾国际佛光会承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无锡和台北隆重召开。两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成功举办,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充分反映了在21世纪国家发展进步与佛教的新关系,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其成功经验与全新的模式,值得总结与反思。

    一、从“世界佛教论坛”看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性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有34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以及大陆的佛教人士、学者和政界、工商界人士共1000多人参加。第二届论坛历时五天,跨越海峡两岸,共有47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佛教人士、学者及各界人士1700人参加。如此盛大规模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整个中国的经济实力、政治、文化发展,无不显示了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性。
    首届论坛于杭州开幕,在舟山闭幕,而且又在上海举办《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第二届论坛是在无锡开幕,在台北闭幕。承办地都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成功举办,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实现了热情、微笑和周到的会务接待,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而且,从杭州至舟山、上海,从无锡至台北的转场,如此大规模转场的国际会议,在国际交流的历史上亦甚为少见。世界佛教论坛集中展示了浙江和江苏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深深地体现了当今中国的经济实力。所以,许多与会代表称赞世界佛教论坛的组织能力和水平,认为只有强大的中国才能成功举办大规模、高规格、高难度、高水准的会议,世界宗教领袖联盟秘书长巴瓦•简恩公开发表文章说:“叶小文阁下和他的工作团队应受到称赞……对这次论坛展现出来的团结协作,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显示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我们已经见证了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和中国在转型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高超的政治领导才能……如能将此次论坛中表现出来的高超的组织才能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运用到筹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毫无疑问,这次奥运会将成为奥运史上最完美的运动会之一,并能促进世界理解中国的觉醒和宗教政策。”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性宗教大会,论坛的成功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和中国政府亲和、开放的形象。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攻击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论坛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执政党和政府对宗教的包容、尊重。当来自世界各国的佛教界人士参加论坛、参访寺院、接触中国佛教界,才能真正感受和明白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现状。
    世界佛教论坛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有力支持,中国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专程亲切会见并宴请与会代表,刘延东、董建华、杜青林副主席分别出席两届论坛的开幕式,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亲切、开明的良好形象,体现了中国政府善待宗教,对宗教人士的充分尊重。同时,论坛规模大,参加人员多,开幕、闭幕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涉及到外交、宣传、安全、海关、边防、交通、卫生、文化、旅游等方面,必须依靠政府,才能有效调动整合各方资源,才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世界佛教论坛”与中国的国际影响

    从佛教的社会功能来说,宋孝宗曾经总结:“以佛修心,以老(道教)治身,以儒治世” ,充分肯定了佛教的修心养性、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同时,佛教还具有伦理教化、慈悲济世、文化交流等主要社会功能。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当今中国佛教不断调整自身而适应新形势;其社会功能亦发生了许多变化,从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亦可见一斑。
    两届世界佛教论坛相继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的主题,皆显示了佛教智慧对当今世界的深邃回应。佛教的缘起论强调,宇宙万有是相互依存、同体共生、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顺应着缘起法则,正确处理好身心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各种关系的和谐、均衡与圆满,这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智慧和境界,即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众缘和合”就是实现“和谐世界”的方法、途径,前者为因,后者为缘。心灵是自我与外界关系的转换枢纽,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进而实现“新六和”的愿景——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但是,“心动”必须落实到“行动”中,即是“众缘和合”。人类唯有同心,才能和谐;唯有尊重,才能和平。人类必须共同期待与行动:愿善缘广结,求同存异,以包容解怨仇;愿亲缘珍惜,平等互谅,以协商化对抗;愿法缘殊胜,相互赞叹,以尊重断斗争;愿顺缘具足,增进希望,以勇气担责任;愿助缘相资,共克时艰,以和合聚力量;愿良缘成就,转危为安,以信心度危机。
    首先,世界佛教论坛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世界形象,开辟了宗教外交的新渠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文明的依托与支撑。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文化的复兴与崛起,需要树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念。世界佛教论坛紧扣“和谐世界”的时代主题,突出“和谐”、“和合”等理念,以佛教为形式,以文化为基础,致力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世界佛教界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如台湾慈光禅学院院长惠空法师说,通过世界佛教论坛,与会代表将会把佛教推动世界和谐的愿景带回信众中,这对世界和谐、文明发展的推动,将是一个有力的力量。
    而且,首届论坛有34个、第二届论坛有47个国家、地区的代表与会,充分说明世界佛教界对世界佛教论坛的认同、理解与支持。日本佛教界对华友好第二代的代表性人物、身患绝症却克服病痛参加论坛的79岁高僧菅原钧表示:“我们这一代都已经老了,但中日友好的大业不能因此中断,要通过两国新一代的努力奋斗开创出中日友好的新局面。我这次带儿子来参加论坛,就是为了让他们尽快接过接力棒,让中日两国佛教界和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特别是在两国关系特别需要佛教界做出新贡献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所以,世界佛教论坛增强了中国佛教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好地展示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具有通览全球的世界性视野和融会东西方文明的广阔胸怀。
    其次,世界佛教论坛也是集中展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大舞台和重要窗口。佛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海峡两岸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也在中、韩、日三国佛教间铸成牢固的“黄金纽带”,并成为与东南亚、南亚等周边国家人民交往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论坛召开期间,各国佛教界不仅能够欣赏到中国佛教文化的传统魅力,同时亦能接触到当代中国佛教界的文化创新。
    首届论坛闭幕后的第二天,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神州和乐----梵呗交响诗大型音乐会》隆重推出。深圳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立志创新,把出自西方的交响乐,与东方古老、神秘的佛教音乐融为一体,谱写、编排一台崭新的,体现人间佛教悲欣交集、中华佛教大乘气象的“庄严交响乐”。同时,“神州和乐”以中国佛教“庄严国土,利济群生”的大乘理想与“和谐生命,光明智慧”的禅宗精神,完整地阐释了中国佛教以“世界和平,生命和谐”为主旨的文化价值,也充分展开了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建构的价值目标。
    第二届论坛特别注意打造文化品牌,深化和挖掘文化内涵。论坛除大会发言外,在两岸设立了十六场分论坛,从不同侧面围绕着阐释、探讨佛教文化的内容而展开。论坛举办了五项高水准的文化展览,覆盖了佛教文物、摄影、工艺、书画、陶艺等方面,以近千件精品实物,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华佛教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创新。论坛专门安排了“千僧过堂”,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僧们体验汉传寺院的日常生活。与会代表纷纷指出,这一蕴含着感恩、节约、环保、平等理念的饮食仪式,是中国佛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向世界推广。论坛在无锡的举办地——灵山梵宫也是最吸引眼球的亮点之一,其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恢宏精致的塔厅、独具特色的圣坛(主会场)都高度体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特点和时代创新的成就。无锡承办方根据梵宫特点,专门打造了一台《吉祥颂》大型演出,融佛教文化与现代高科技为一体,引起了轰动效应。论坛在台北还举办了以“玄奘西行”、“法门寺”和中华佛教历程为题材的三部佛教电影的首映礼,通过电影形式展现中华佛教文化的魅力。所以,世界佛教论坛亦是一次品味中华文化的盛宴,让与会代表亲眼看到、亲身体验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再次,海峡两岸成功合办世界佛教论坛,开创了两岸交流的新模式,两岸的“和合力”深刻体现了两岸和平的重要意义。两岸佛教同根生,佛教分别是海峡两岸信徒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宗教。能够方便、自由地往来走动,共同弘扬佛法、承传文明,一直是两岸佛教界的共同期许。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是首次以民间形式跨两岸共同举办的大型国际性宗教多边论坛,与会代表还将于一天之内通过直航包机在两岸间“转场”。2009年 4月1日下午,两岸四地同胞约二万人共同在台北小巨蛋体育馆闭幕礼上,点亮心灯,在与会各国代表的见证下,共同祈福世界和平、两岸共生吉祥。此次论坛,两岸携手广邀四海宾朋,共同面对世界。两岸佛教界通力合作,携手共办论坛,体现了两岸关系正在走向和平发展前景的新气象,在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会代表以及海内外媒体对两岸合办论坛均给予了高度评价。韩国佛教人士在闭幕晚宴中颇有感触地说,希望有朝一日,世界佛教论坛也能在南韩开幕,在北韩闭幕。世界佛教联合会秘书长帕洛普、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校长帕达摩•孔莎瞻、全印度比丘僧伽会会长达摩•维利亚等都赞叹说,论坛在无锡开幕、台北闭幕,体现了两岸政治领导人的大智慧、大气魄。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表示,此次论坛展现了“两岸一家亲”,以此为契机,两岸关系要更加和谐发展。台湾惟觉法师指出,两岸佛教界过去一直不懈地努力,坚持“三通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通过本届论坛,两岸佛教终于共同分享了沟通的成果,分享了交流的喜悦。路透社认为,论坛将推动两岸关系继续走向缓解。论坛给两岸人民最大的启示是,两岸之间的事可以“合着办”,更可以“和着办”。
    最后,通过世界佛教论坛,逐渐树立了十一世班禅的国际形象。在首届论坛上,是十一世班禅在国际场合的第一次亮相,用藏语发表论文,体现了西藏的宗教信仰自由。在第二届论坛,十一世班禅在开幕上用英语致词,在《吉祥颂》演出后用藏、汉、英三种语言表达对代表的祝福,使与会的各国高僧都感到出乎意料和震撼。十一世班禅的出色、自然、大方、得体的表现得到了与会者和媒体的高度称赞,全面展示了他作为藏传佛教领袖的风采。

    三、从“世界佛教论坛”看中国佛教的发展

    世界佛教论坛是佛教传入2000多年来我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性佛教大会,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增强中华文化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中国佛教界积极组织世界佛教论坛,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促进理解,增进友情,消除误解,打开隔阂,把中国佛教文化的智慧和真理介绍到其他国家,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文明来认识、认同、理解、欣赏包括中国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
    同时,中国佛教界通过世界佛教论坛的平台,接触世界佛教界,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2008年,为配合论坛筹备工作,中国佛教界开展了以“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相继举办了“2008中国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2008佛教外语交流会”、以及三个有关佛教文化、慈善方面的研讨会,还与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合作举办了为期半年的“佛教外语培训班”。通过这些活动,鼓励佛教界钻研经典、弘扬正信,总结佛教界参与四川汶川救灾和慈善工作经验,增强佛学素质,提高对外交流水平,发现和凝聚佛教人才。论坛期间的十八场分论坛,覆盖了佛教文化、教育、修行、慈善、音乐、组织管理、国际交流等诸多领域,鼓励和组织大陆佛教界撰写了数十篇论文,在论坛上安排大陆佛教界积极发言,阐释和谐理念,展示中国佛教风貌。
    各方合办论坛,也促使两岸四地的佛教密切了联系,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形成了一只由两岸四地佛教人士组成的团队。通过论坛总体上提升了大陆佛教的素质和水平,扩大了对外交流视野,发现和锻炼了一批人才,有效加强了佛教界自身建设,也凝聚了人心,增强了中国佛教界走向世界的信心。

    四、结语

    世界佛教论坛的召开,是“众缘和合”的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当今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开明,表明了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同时,世界佛教论坛是一次世界佛教的盛会,一次展示佛教文化的盛典,一次两岸佛教因缘和合的盛举,使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念传播至世界,深入人心。
    世界佛教论坛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世界形象,开辟了宗教外交的新渠道;世界佛教论坛也是集中展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大舞台和重要窗口;海峡两岸成功合办世界佛教论坛,开创了两岸交流的新模式;通过世界佛教论坛,逐渐树立了十一世班禅的国际形象。
    世界佛教论坛大大地加强中国佛教的国际化。同时,通过组织与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机缘,亦是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发现和锻炼了一批人才,促进中国佛教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