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颜玉科-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佛教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18/7/21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佛教文化观

    中国宗教文化交流中心 颜玉科

    内容提要:以人间佛教为核心的当代中国佛教文化体系是当代佛教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它的提出与建构既是对佛教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适应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佛教文化发展要保持活力和创造力,必然要坚守其广大愿行。
    关键词:文化、佛教文化、人间佛教
     

     当代中国已深刻认识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切愿望;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基于对发展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而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述文化发展战略展示了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因此,落实到具体内涵上,再进一步说,这一文化发展战略必然会关联到宗教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进步是衡量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60年来,中国社会从政治运动为中心转化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认识领域,也在重演着近代以来的进路,从师夷长技,到政治变革,最终必然要深入到文化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具体到宗教领域,中国对宗教的认识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变,从宗教是私有制社会的残余思想、是迷信、是剥削阶级麻醉人民的鸦片,转变为宗教是文化,是信教群众的精神需求、宗教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从与宗教作斗争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当代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语境中,佛教文化的定位既是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断适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需要。

    当代“佛教文化”的提出

    当代佛教文化的概念是随着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化热而提出的。八十年代,中华大地开始了文化的大讨论,掀起了文化热,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自然也成为重提的话题。在这方面,为了纠正“佛教是迷信”的偏见,为佛教再“正名”,赵朴初先生在80、90年代提出了“宗教是文化”和“佛教是文化”的命题,并作了具体的阐述,最有代表性。赵朴初先生从宗教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意义上阐发“宗教是文化”。“宗教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宗教是文化。从宗教的实在整体来说,它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实体。从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说,它既是一种特定形态的信仰,又是一种文化形态。……发掘、继承宗教文化的精华和优良传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赵朴初先生提议并亲自参与搜集整理了人们日用而不一定自知的来源于佛教的俗语,编写了《俗语佛源》一书,拿最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的语言来证明佛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朴初先生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具有全面性、丰富性和广延性的特点。他从学术化、艺术化、社会化三个方面概括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融入过程。“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发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与中国的思辩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达到高度的繁荣。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一方面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而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尤其是社会化方面,“佛教与社会生活打成一片,在实际行动上实现了释迦牟尼的‘成熟有情,庄严刹土’的理想,使大乘佛教真正发展为‘人间佛教’。” (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赵朴初文集》第699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
    佛教是文化的观念并不是新创,然而,在那个时期,社会仍然弥漫着宗教是迷信的观念的环境下提出这样的主张,真是“力摧谬论海天青”,不同凡响。伴随着社会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随后,“宗教是文化”、“佛教是文化”的观念逐渐获得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可,“佛教文化”也成为佛教研究、佛教工作的理论基础。同时,当代中国佛教界也形成了一套深具共识的佛教文化体系,这就是以赵朴初先生为代表所建构起来的以人间佛教为核心的当代佛教文化体系。

    当代佛教文化体系的内涵

    在主持中国佛教协会近五十年的过程中,赵朴初先生在继承近代以来人间佛教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当代佛教思想文化体系,并落实于社会实践中。这套体系被精炼地概括为一个思想(人间佛教思想),三大传统(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五项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六字要求(僧装、素食、独身)。这一体系务实而彻底地追寻以行动而生活于现在的可能,树立了我国当代佛教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正确方向,构成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潮流。
    人间佛教思想是这一体系的基础,是中国佛教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有体,有相,有用,有征,不仅有经典的根据,还有榜样的力量,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赵朴初先生说:“我以为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赵朴初先生将佛教的教义与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圆融,认为“佛教‘人间净土’的思想含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佛教徒对社会主义事业应当具有极大的信心和责任感。佛教的教义告诉我们佛教徒要‘报国土恩,报众生恩’,要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 赵朴初先生着意阐发了人间佛教思想中应有之义的爱国爱教思想,强调爱国与爱教的完全统一性,要佛教人士与信众不忘报四恩。报国恩就是爱国,报三宝恩就是爱教。赵朴初先生说:“我们新中国佛教徒,首先是新中国公民。从我们信奉的佛教教义讲,尤其是从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天职讲,佛教徒应该而且必须热爱、维护世世代代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可爱的祖国。爱国,在现今历史条件下,就是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是要为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借用《赵朴初生平》中的评价的话说,这一思想文化体系展示了“把佛教的教义圆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解决了佛教与历史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问题,赋予了佛教建设祖国、促进和平的崭新内容,使佛教成了利国利民的宗教,成了新时代和平使者的化身。”
    “中国佛教是在中国土地上孕育成长的,它将满怀信心迈向未来,迈向人间佛教的理想境界,一个全人类和平幸福、共同繁荣、昌盛的华藏庄严世界。” 赵朴初先生把对于传统的继承,视为是运用般若智慧,建立人间佛教,启迪智慧,净化人心,为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佛教文化的提出,到当代佛教文化体系的形成,当代中国佛教的每一步发展无不立足于现实,顺应国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势,开拓生存空间,致力于社会文化的进步与提升。

    广大行愿精神是佛教文化创造活力的源泉

    文化概念的内涵从绝对意义的使用到相对意义上的含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迁。据统计,关于文化的定义有近两百种。作为一个联系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观念,文化概念在传统意义上来自于“人文化成”,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最初是指中国古代儒家所讲的礼乐教化。其外现于具体的仪式和乐曲,内蕴于仁义忠恕之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者理也,乐者和也。礼以道别,乐以道和。离开了仁义忠恕,则不成礼乐。这使得人文化成这一观念以彻底的伦理道德为其目标,由社会性还原到存在性的精神目标上,带有了很强的精神性和神圣性。这又类似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教化观。作为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化概念也是在提升人性,达到人性的崇高的角度而被使用的,彰显其精神性和绝对性。而佛教基本教义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又强调“人皆以智慧成其道德”,其核心仍然是落实于道德,显示了强大的伦理道德的摄受力。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共通的。当代佛教文化体系以佛教教义为本,展示了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它以其彻底性,上达于古典意义上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即人文化成的教化的意义,是人文化成精神的当代表达。
    一个民族或文化的生存,和个体的生存,在本质上是一如的;即:一旦缺少了创造力,即刻便会流于形式、教条化、停滞而颓靡,最后以至于死亡。其间之不同,只是说,个体的创造可以是单方面的,或专知的。但一民族或文化的创造却必为一全面性的、甚至是多元的。文化的创造不是凭空而生的,它是在新的生存处境中对既有文化的扬弃,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世俗与神圣之间所完成的一近理想之最大可能的中间性操作过程,并谋求现实问题的解决。当代佛教文化所倡导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即菩萨道的思想,是弥缝现实与理想、世俗与神圣之间,化解现实问题的巨大力量。佛教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佛教文化的传承无不来自于这种广大的愿行。正如历史所昭示的那样,中国文化包括佛教文化的精神就在于真实的神圣的道德,然而,当这种理想一旦败落下去,这种精神就会沦落于虚伪。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世俗与神圣的张力之间,当代佛教文化的发展自然也是在这真伪成败之间而有所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