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高旴翼-《法华经》菩萨‘行’中的社会救济思想

     发布时间:2018/7/21 


    《法华经》菩萨‘行’中的社会救济思想

    论文概要:众生的现实与佛教对理想的见解,菩萨对社会救济的实践行。

    目录
    1. 序论
    2. 从《法华经》认识到的现实与其原因
    1) 从《法华经》认识到的现实
    2) 导致现实(果)的原因
    3. 从《法华经》认识到的理想社会(佛国净土)
    4. 《法华经》为众生救济而行的菩萨的实践
    5. 结论

    1. 序论
    佛教把凡夫所生活的世界称为此岸,把理想的觉悟世界称为彼岸。中间流着叫做生死的大海,而且有一个能够让众生一跃而到彼岸的叫做大乘的船只。 即,大乘佛教这个用语意味着大乘佛教会像为救世人的船只一样役割。而且把bodhisttva(菩萨)树立成为了役割的存在。bodhisattva包含着‘求觉悟的人们’的意思。这个用语原来是指佛陀的前生,或修行时期的佛陀,但到大乘佛教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包含了大乘佛教的理想型的意义。
    在家者也可以成为菩萨,只要修行就可以得到觉悟,菩萨的概念在这一点上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在大乘佛教中强调着谁都可以为了觉悟而修行,谁都可以成为能够济度众生的菩萨。
    而且《法华经》是将大乘佛教的‘所有众生都是菩萨’的思想阐明的最详细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 ,有着 印度语原典,藏语译本,汉译本等诸多原典。
    本论文依据后秦弘始8年(公元406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花经》。


    2. 从《法华经》中认识到的现实与其原因
    1) 从《法华经》中认识到的现实
    若概括为一句话的话,《法华经》中表现出了对现实的危机意识。在经典中用五浊恶世、后五百岁,火宅等用语代替了危机意识。这意味着社会在伦理和精神上充满了不安现象。不光是在《法华经》,例如像《小品般若经》,《金刚经》,《大宝积经》等大乘佛教的早期代表经典中也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思想。
    强烈主张后五百岁说的代表性经典为般若部经典。这里包含着‘正法时代过了五百年以后将会到来正法全部被消灭的时期’的意思。即,佛祖入灭后的五百年间将会出现正法繁荣,之后的五百年间将会成为正法被消灭的时期,那以后将会到来末法时代。这就是正像末三时说。
    在《法华经》中可以在<藥王菩萨本事品>第23和<普贤菩萨劝发品>第28种可以看到对其后五百岁的一端。在<藥王菩萨本事品>中述,尽管是在末法时期,只要受持《法华经》的话就不会生为女人,可以摆脱三毒的苦恼,会得到菩萨的神通和无生法忍,若更加传播《法华经》的话将会错出生在安乐世界,并会得到不老不死。<普贤菩萨劝发品>中述,若受持《法华经》的话,会因其功德而免受灾殃,变得聘干,不会去粘任何恶趣,将会出生在兜率天的弥勒菩萨的处所。受持《法华经》、并读诵《法华经》的人们‘不久将会达到道场,消灭所有的魔群,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敲法鼓,吹法锣,降法雨,与天神一起并坐狮子座 。而且在如来的滅度以后成就四法的话将会得到《法华经》 ,我们可以将此看成是把现实作为克服对象的法华行者们的现实意识。
    在《法华经》中五浊恶世说也十分好的代辨了现实意识。这个主张会在《法华经》中成立最为快的<方便品>这一部分出现。

    “舍利佛,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

    这里的五浊时代是混乱和道德的堕落,人性的低下,思想的混乱等的总称。
    《法华经》的主张是佛祖之所以出现在这样的时代是因为明白了众生的欲望和品性,想把他们引导向一佛乘的世界。在把现实把握为克服的对象,这一点上十分好的体现出了《法华经》的精神。
    把世界称为火宅出现在《法华经》<比喻品>中 。在经文中把现实比喻成了着火的房子,把众生比喻成了在着火的房子里埋头玩耍的小孩子。把众生比喻为贪陷于五欲乐,无法醒悟。在<如来寿量品>中,对在火宅中间玩耍,对周围毫不知情,已经失性或中毒太深,给药也不吃的孩子们表示了悲叹,举了一个为他们恢复本来的精神而长途跋涉的良医的比喻。

    2)招来现实[果]的原因[因]
    在《法华经》中,我们可以把招来现实[果]的原因[因]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众生们的普遍业力,第二种是菩萨们的願力。
    如果说众生的业力有着现实肯定性意义,菩萨的願力在于把现实定为克服的对象,净化和升华众生的业力,建设理想性佛国净土。
    在《法华经》中众生的业力创造出的世界就是五浊恶世。根据<方便品>,这时的众生表现为“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贪图小法,对生死执着,……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绸林,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 而且“贫穷,无福慧,在生死中苦难不断,深著于五欲,如犀牛爱尾,以贪爱自蔽,亡冥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捨苦。” 在<比喻品>第三中把众生描写为用自己的业力在自己的房子放火,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并说所有痛苦的根源都在于贪欲。在<如来寿量品>中把深陷于这种贪欲之中而无法打起精神的众生描写为失性。但问题是在众生的业力之下所创造出来的现实也是现实的一面。但这是退步的一面,而这种现实也明明应该是克服的对象。
    在《法华经》中未能觉悟无我的道理,因无明而产生的三毒来创造出来的现实最终是需要克服的。

    3.从《法华经》中认识到的理想社会(佛国净土)
    与大乘佛教的开始一同展开的新的佛教运动的目的是建设佛国净土。很多菩萨们实践菩萨行最终也会归结到建设佛国净土之事之中。在佛教里称之为本願(pranidhana),其根本意思就是誓願。本願可细分为总願和别願,总願是一种如同纲领的信念,其内容是:“要为一切众生的利益和安乐还有幸福而努力”。建设佛国净土的当为性也在于此。别願是为了完成总願的理想而构成的详细而具体的誓言。在初期大乘佛教的经典般若部的《大品般若经》里讲着28願,《阿閦佛国经》里讲着21願。净土系的代表经典《无量寿经》里强调着法藏菩萨的48願。
      那么《法华经》有着建设什么样的世界的意图呢?

    《法华经》里没有言及到具体的别願,只是言及到一些类似于其他经典里主张的别願的净土的样式。其中佛出现在五浊恶世里的任务是济度众生,称其为一大事因缘。佛存在的意义是一切众生去开•示•悟•入 佛的知见。在此前提下,在〈授记品〉第6和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8等著作里具体说明了净土的样子。
     <比喻品>第3里讲述到佛给舍利佛授记时对其要建设的国土教示到“以琉璃为地,金绳界其道,七宝杂色树,常有华果实。”
      《法华经》的特征是净土的样貌与修气连接而施设成的,相当于十相中土相(佛国土的样貌)。在《法华经》里被描写的佛国土的共同样貌有,衣食住的安定、伦理的实践及因其而被消灭的恶道、男女平等 等对人权的尊重。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法华经》的目标是把五浊恶世改变为人间最美好的社会。

    4. 《法华经》的为了救济众生而进行的菩萨的实践‘行’
        在《法华经》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为了众生救济的菩萨的思想和活动。我们看一下其中的七种。
       菩萨的願行
    在《法华经》里所说的社会的实践大多展现在願生思想上。  《法华经•法师品》云∶"药王!当知...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於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於恶世广演此经。 诸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舍于清净土,愍众故生此。当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于此恶世,      广说无上法。 因此菩萨是舍其清净土自愿降生到娑婆世界的.其理由自然是为了济度众生,宣言着那才是如来真正要做的事.大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救济众生,所以为了他们实践菩萨行的.若没有众生,也就没有必要去实践,也就没有了菩萨存在的意义了.
    菩萨的愿力是指为了建设被净化的还灭缘起的世界的强烈的誓愿.需要有在浊恶的现实中构陷佛土的意志.这才是佛子们所要追求的最为理想的路,需要用多少的努力来打开现实中困难的愿行被集约为佛教思想.其最终理想的具现者为菩萨.不是因为憎恨现实的懦弱的知性,而是为了抱有现实中理想的求道者.
    因此菩萨的愿力可以说是众生界尽菩萨之意乃尽,众生未尽菩萨之意无尽。
    <方便品>云:由诸佛菩萨的本愿,所有菩萨们都要开示佛的知见,为了使众生悟入其中而出现在世上,这里阐述着强力的一大事因缘的宣言的信息。
    为了达成愿力要有如<法师品>云:“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 的自负心。而且又云:“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摸其头” 从而激励着我们。
    愿力会成为创造新历史的动力因,不仅仅在《法华经》所提到,在之后的大乘经典或论书里也有提到。特别是如来藏思想的发展表现着法身佛的愿力,且出现在存在和世界中,向众生济度迈进 。
    一般来讲被描写为超越时空的理法的当体--法身持有本愿力,只能通过化身来济度众生,只好取使诸多的化身菩萨登场代行其本愿的形式。在《法华经》后篇里登场的药王,妙音,观世音等皆为此理由。但是法身佛乃至化身佛不会个别存在于我们眼前。那是因为法身佛潜在于我们的心中,使我们自觉理解诸佛菩萨的本愿,最终成为菩萨。
     万善的实践
    《法华经》云:万善成佛,也就是有着完善成佛思想。及<方便品>的偈颂部分云:微不足道的善根功德或修行都会成为成佛的原因。
        据《法华经》中说,小小的善根功德不仅是佛道的基础,而且也可以认为因上辈子所做的微不足道的善根功德已经成佛。在〈方便品〉之偈颂中,小孩玩沙堆佛塔或画佛像也能成佛。用简单的一句称颂佛的或向佛像表示小小的敬意也可成佛。总的说来,微不足道的善行或功德可以成佛。
    上述原理记载在《法华经》大义偈颂“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 佛子行道已 来世得作佛”。  这世上涅盘的原貌就是佛。佛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通过修行挖掘出潜在的佛道,所以修行即可成佛。世上佛与众生本是同时存在,世界本是佛的世界,因此只要修行,潜在的佛道会体现在修行者身上。正所谓心中构成世界。所以,不管是多么些少的善根功德,它本身 就是在积佛道,所谓佛行塑造佛。行佛者即佛,行众生者即众生。善人与恶人,贪欲与施舍是相通的。行善者即善,行菩薩者及菩薩。假设我们享受着极乐的福,我们就属于极乐世界。

    ③法师的生
    《法华经》中,比起说话的菩薩具象化的实践者为法师。法师是现实生活中,实践《法华经》理念的同时,为了建设佛国净土而努力的人的指称。虽然如此,成为法师也并非是一件难事。只要聆教并受持《法华经》,并决心实践《法华经》即可成为法师。总的说来无论是谁,忠实的继承着只要聆教大乘佛教即可成菩薩教诲。
    〈法师功德品〉中,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法华经》,六根会清净,会发挥出普通人不会经验的超能力。无论在〈法师品〉还是〈法师功德品〉,都在强调着信奉《法华经》的五种功德是成为如来或者是如来的眷属的条件。行这五种功德者称为五种法师。
    《法华经》中,法师说教佛法,就要进如来的屋,穿如来的衣服,坐如来的位置。 那是既是心存大慈悲心和忍辱心,又是彻底体达空的道理。只有心存般若、慈悲、忍辱,才能说教《法华经》。归根结底,意味着实践六波罗蜜及智慧与慈悲是佛教的终极目标。

    ④莲花的生

    《从地踊出品》第15写到无数的菩萨申请在婆娑世界中传播《法华经》,释迦摩尼挽留并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中生活着无数的菩萨,待我入灭之后他们会继续传法。无数的菩萨从崩裂的大地中腾起站到释迦摩尼前。因从地腾起,故曰地踊菩萨。其代表有上行菩萨、无边行菩萨,正行菩萨,以及安立行菩萨。
        这些菩萨生活在婆娑世界中,饱尝人间的苦难。这些菩萨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佛门弟子。他们在艰苦的现实中倡导实现菩萨行。这些菩萨达到了菩萨世界下面的‘虚空’的境界。‘虚空’为无限的意思,与‘空’并列。处在菩萨世界下面的虚空的境界是指,生活在充满欲望的世上却并没有被之动摇,至始至终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最后有一段写道‘善学菩萨道 不然世间法 如莲花在水 从地而踊出’ 。菩萨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并绽放美丽的真理之花。这段话表现出了存在于现实中的菩萨的形象。

     ⑤把所有人都当做佛祖对待的菩萨行
        《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20中的常不轻菩萨的精神是指下心和恭敬以及不退转。如同佛祖的眼里只能看见佛祖,随着环境的不同,看待对象的观点也因人而异。当修行者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方法被人轻视并遭到迫害时,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冲破难关。 这里有常不轻菩萨的故事。
        不管是比丘还是比丘尼,出家人还是在家修行者,这个菩萨都赞叹道:“我尊敬各位,不敢欺凌各位。因为各位都会行菩萨道成为佛祖”
        当遭到众人的谩骂时,就想着这句话。即使众人抡起棍棒,扔砖瓦和石头,也边跑边大声喊。因为经常说这话,所以人们称之为常不轻菩萨。
      释迦摩尼佛祖靠做常不轻菩萨修行的功德很快成了佛祖。那些欺凌常不轻菩萨的人本应犯罪过遭到报应,但因遇到常不轻菩萨而修行了功德,达到了最高的悟性。
      在佛经中出现的人物中,像常不轻菩萨这样积极应对他人的逼迫的菩萨很少。常不轻菩萨象征遭到逼迫时毫不动摇坚强修行的姿态。常不轻菩萨像礼拜佛祖一样礼拜他人,是人间礼拜的行者。

     ⑥不惜身命的修行
      《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第23或<法师品>第10中,有为了修行佛道不惜身命的<不惜身命>的实践侧面。
       <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从宿王华菩萨告知佛祖药王菩萨是怎样到的婆娑世界,以及他的前生开始的。
        这个菩萨因烧身供养的功德,投胎到日月净命德佛德的国度净德国的姓王的人家里。日月净命德佛把自己的佛法和死后的舍利托付给菩萨后圆寂。菩萨因恋慕如来而陷入悲伤。将遗体火化后把舍利装入八万四千个瓶子中,然后放进宝塔里。但这样做并没有使其满足,就把双臂烧掉用来供奉。因此功德人们得到了现一切色身三昧。但人们看到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失去双臂很是伤心。一切众喜见菩萨说道:“我虽失去了双臂,但却可以得到金色身体。如果我所做的事不是徒劳,我的双臂会重新长出来的”。这时双臂果然重新长了出来。这就是药王菩萨的故事。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写到,当众菩萨看到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身时产生的光照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对如来的供养”。天台大师看到这句话后恍然大悟。
        供养是一种报恩的行为,因此不能有任何限制。人所拥有的东西中最宝贵的是生命,因此没有比奉献生命更高贵的供养。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奉献生命是不能想象的。这个故事展现了为了追求佛法,弘扬佛法而不惜奉献生命的信心和奉献精神。

    ⑦为众生的慈悲普门行
        佛法始于佛祖的慈悲,佛法普度众生的核心也是大慈大悲。《法华经》<妙音菩萨品>第24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25中写到,妙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运用智慧,根据众生的根性,救助陷入苦难的人们。
        妙音菩萨是净光庄严世界的菩萨,修到了所有的功德,造就了深奥的智慧,得到了16中三昧。妙音菩萨停留在现一切色身三昧中,可以现出34个不同的身躯,处处饶盆众生。
        观世音菩萨也显出33种应身 ,救助陷入三毒七难得众生。经书中称之为普门现示的表现。
        妙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建立了大悲愿力,现出千万化身,将迷惑的众生引向涅槃的彼岸。特别是观世音菩萨,给众生指明了一条可以得到信仰的捷径。即众生只要用心念名号就能称名。
        众生在陷入苦难时只要一心念观世音菩萨,就能逃离七难。如果经常恭敬地念,就能脱离贪瞋痴三毒。如果礼拜供养,就能实现其所愿。
     
    5. 结论
    《法华经》中有很多菩萨行的故事。菩萨行是救助菩提的修行者需要一直延续下去的实践。 《法华经》中打开浑浊的现实的菩萨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法华经》将现实规定为法灭的末世,克服的对象。同时将佛国净土描述为人们的欲望充足,各种人生的条件完备的社会。
    第二、《法华经》中出现的历史的主体始终是人,而且人的意志可以改变宇宙和历史。 人们虽然受到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强烈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因为人是主体,所以人的意志可以诱发行为,其行为带有无线的自我创造性。因常处于变换当中,所以任何世界也不能是最终的目的地。
    第三、肯定人的思想。不因任何悲剧性状况而绝望,仰望我们所拥有的最高的有可能的佛性,彼此尊用。
        佛祖始终向我们传递希望的信息,告诉我们不要陷入悲观的见解。即使再过五百年,只要相信《法华经》,实践菩萨行,就能克服浑浊的世界。不管身在何方,佛祖也会像父亲一样引导众生。
        一个国家中如果走菩萨道路的人增多,阻碍个人或国家的各种恶魔、魔障、障碍会被净化,接近佛国净土。而且会成为世界所敬仰的模范的指导者的国家。
        从抛弃涅槃寂静的清净土,自愿来到婆娑世界实践菩萨行的愿生思想和所有佛祖为了将众生引入佛祖的境界而现于人世的本愿思想来看,不实践菩萨行是不能找到佛祖或菩萨的存在意义的。《法华经》强调通过积极救助社会的菩萨行,可以达到涅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