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权奇悰-佛教思想和国家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7/21 


    佛教思想和国家的发展

    韩国圆觉佛教思想研究院院长 权奇悰


      论文提要:佛教和国家的关系,理想国家的条件,佛教思想和理想国家


    一、 绪论

          宗教和国家,虽然在其运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两者存在的目的却都是为了国民的安康和幸福。国家是通过有组织的机构来实施自己的统治,而宗教是通过改善人的心性使其得到幸福。
         在运行方式下,两者之间当然也会产生冲突。但在佛教的历史上,国家一直以来是作为佛教的合作者而存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和矛盾。这是由于佛教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和解和包容的特性。因此,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上,从未同其他宗教发生过摩擦和战争。
       再者,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国民性要优先于宗教信仰而存在。即宗教是可以选择的,而国民性则不然。因此,每一个国民信仰宗教,归根结底还是要在国家的范畴里,即信仰宗教不能脱离国民性,要把维持国民性放在第一位。
        由此,国家可以保障国民的宗教信仰,而国民可以通过信仰宗教而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进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每一个宗教都具有说教的特征,因此,在与国家的关系上也不能是十全十美的。比如,根据宗教观念否定现实中的国家、国民服兵役的义务与宗教否定义务兵役之间的摩擦等。
        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佛教思想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佛教思想对国家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二、佛教和国家的关系

    佛教僧团与国家的关系在印度和中国是不同的。印度早在佛教时代之前,就因社会上的四种阶级而存在着不平等。其中,作为僧侣阶级的婆罗门(Brahman)是第一阶层,而作为统治者的国王阶级-刹帝利(Ksatriya)则是第二阶层。
       这样一来,出家的僧侣是属于第一阶层,而统治国家的国王却是相当于第二阶层。因此,作为僧侣阶层的僧伽(sangha)成为了国家统治范畴以外的一种超现实的空间,而国王统治下的国家则是现实的空间。
       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说明了僧侣作为国家管制以外的个体,不用履行作为国民的义务,例如兵役、租税等。而且,僧团内部拥有着完整的戒律,可以使得僧侣按照此戒律处理一切问题。因此,统治者只能将僧侣视为局外人。
       统治者只是根据自己的信仰和性向来选择佛陀或佛教教团,使佛教和国家得到发展。
       在这一方面,中国正好与印度是相反的。即在中国,宗教集团是不能独立于统治权限范围以外而存在的。虽然,慧远(335-417)曾在《沙门不敬王者论》里主张过中国要继承印度在这方面的传统,但是对于中国的统治阶级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国家和佛教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一种互助的关系。国家要负责佛教教团在建立寺院、举行各种法式等方面的经费,而佛教教团要为国家和王室的太平盛世举行各种法式。
      换句话来说,国家要帮助佛教教团的生存和发展,佛教要为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幸福举行各种法式。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国佛教史,虽然也有过一些不幸的时代,但这终究是统治者的统治理念所带来的一种短暂的不幸时代。而国家与宗教之间的这种矛盾,还是通过护国、护法的行为得到了解决。根据《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举行的仁王百高座会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仁王百高座会是指百名高僧大德高座法席,读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的仪式。据《仁王经书》所载,这种仪式可以借助佛力,消除内乱和外侵,使国家步入太平盛世。这种百高座会的举行和传承,就是需要国家对佛教教团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对僧侣的尊崇。
      韩国佛教深受中国佛教的影响,新罗时期的百高座会就是由留唐僧人圆光法师开设的。韩国的这种百高座会,也是从新罗时期一直延续到高丽和朝鲜初期。
      国家和佛教的这种关系,就是表明佛教虽然是国家统治权限以内的个体,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摩擦,而是处于一种互补的关系。即确立了护法和护国、佛法和王法不可分割的理论。

    三、理想国家的条件

    佛教的两个目标就是人格修炼和佛国土的建设。人格的修炼就是为了成佛,佛国土的建设就是指理想社会的建设。人格修炼是关于每个人心性的内在问题,而佛国土的建设包括所有外在因素的生活条件,是关于统治国家的目的和方法的问题。
    《法华经》<授记品>在授记过程中,明确地揭示了佛名、国名和劫名,因此,修成的菩萨是在事先规定好的国土上进行教化活动的。而且,《维摩经》<佛国品>里所说的《心净即国土净》,也是说明了国家的发展终究还是取决于人的心性如何。
    净土作为佛教的理想国家,其内容集中表现在《无量寿经》里的48愿。这48愿详细说明了现代国家所追求的理想国的条件。这些条件分为净土愿、佛身愿、众生愿,即环境、社会方面和净土人的身体条件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方面了解到佛教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首先,在环境、社会方面的内容如下。
    第一愿,净土内不应该存在地狱、恶鬼和畜生。
    第二愿,净土一定要无比清净。
    第32愿,地上和清空、宫殿和楼阁、流水和树木等一切万物都要庄严而又富有香气。
    上述经说,充分体现了佛教的理想世界之环境,即依报。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第一愿所说的不得有地狱、恶鬼和畜生。地狱、恶鬼和畜生作为六道中的三恶道,是痛苦的所在地。因此,净土即佛教的理想世界里就不能拥有地狱、恶鬼和畜生。假如,净土里也存在这三者,那净土也只能是痛苦世界的延续。
    因此,净土作为大乘佛教的理想世界,既不能存在恶轮回,也不允许拥有像地狱这样的痛苦因素,而且是要具备前面所说的环境条件的空间。
    其次,社会方面的内容如下。
    第16愿,《社会不能不善》,这里所说的《不善》就是指《恶》,即表明净土里不能有《恶》。
    第35愿,《没有女人的社会》
    第38愿,《拥有充足的衣服》
    第43愿,《唯有尊贵家族的社会》
    第35愿所说的《没有女人的社会》,并不是说佛教的理想社会不能有女人,而是说不允许存在受压迫、受歧视的女性。即说明佛教社会是不允许性别歧视的存在。
    第38愿里所说的《拥有充足的衣服》,实际上是在强调衣、食、住等经济条件充足的社会。第43愿里所说的《唯有尊贵家族的社会》,其实就是要求净土里的所有家族和人们都要有尊贵的出身。这句话从正面否定了印度的阶级社会,说明真正的理想社会是不需要尊卑之分的、唯有尊贵身份的社会。
    净土要成为幸福的社会,仅仅靠依报,即环境问题是不可能的。不论环境和社会必要条件如何,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们身体条件的健康与否。即使环境有多么优雅,净土人的身体要是存在疾病和缺陷的话,是不能获得幸福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第3、4、13、21、26、27、41愿强调了净土人所需的身体条件。第三愿是《真金色的身体》,第4愿是《不能有丑陋的容貌》,第13愿是《万寿无疆》,第21愿是《具有三十二大人相》,第26愿是《要具有健康而强壮的身体》,第27愿是《要具有清洁而优雅的身体》,第41愿是《不能有身体上的缺陷》。
    净土人的这种条件,其实跟现代国家的理想条件比起来,也是大同小异的。即现代国家所追求的理想条件也是在法律所规定范畴里的和平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福祉社会。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现理想国家的建设这一现实课题与佛教中心思想之间的相关性。

    四、佛教思想和理想国家

    既然佛陀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众生的痛苦,那么,佛教就要建立一个没有痛苦的社会。这种社会即是佛国土、净土。佛教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同现实当中的国家所追求的和平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法制社会、稳定的福祉社会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也说明了佛教思想对现实国家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佛教思想本身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思想,而是众多思想所掺杂的混合体。这种思想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着的,其中,缘起说和空说、佛性说和一乘说是作为佛教的核心思想而存在,而持戒和忍辱、慈悲和布施则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个指标。
    其中,缘起和空思想主张万物都是相依相关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任何物体都是在相互联系中取得发展的,并不是作为绝对的个体而独立存在。
    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上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如果违反了这种相互关系,其实就是不懂得缘起关系的一种利己行为。
    然而,以人为本也要了解人的尊严性。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人都具有佛性,都可以成为佛陀;所有的人都具有目的性,但决不能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而获取利益。只要是佛陀领悟了的众生,此众生就将成为未来的佛陀。
    因此,佛教思想里的缘起和空、佛性和一乘理论,可以成为和平社会里实现相互共存、以人为本的根本理论。另外,持戒和忍辱、慈悲和布施作为大乘菩萨的修行德目,是维持法治社会和福祉社会的根本。一个国家的稳定秩序、守法精神和国民之间的相互和谐和友谊是实现理想国家的必要条件。
    一个发达的国家,就是指尊重人权、法制完善的福祉社会,这与佛教所追求的佛国土并没有太大区别。要说政治是通过制度和行政来发展国家的话,佛教就是通过改善国民的心性来建设更加美好的理想社会。因此,佛教的兴盛和教徒对佛教的正确理解、实施是能促进国家发展的。

    五、结论

    国家统治的最终目的在于国民的幸福生活。国民生活不幸福,这个国家就称不上是一个先进国家。因此,所谓理想国家,就是指通过对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实现以人为本、法制健全的福祉社会。
    理想社会的建设,光靠政治统治是很难实现的。但政治统治总是带有很难逾越的相对界限。为了一个人的幸福,他人就要做出牺牲;为了一个人的富贵,就必须转移他人的财富。
    然而,佛教的教说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实相和行为的德目,这与现实中的国家所追求的理想是大同小异的。缘起说和空说提供了和平共存的理论,而佛性和一乘说不仅阐明了人类尊严的问题,同时也提供了慈悲和布施、持戒和忍辱等实践德目,帮助实现有良心、有秩序的市民社会。即佛教和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由此看来,佛教的发展将务必会带来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