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佛教“孝道”思想的践行

     发布时间:2022/4/26 


            一、佛教“慈爱”与“孝道”
            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思想和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佛教同样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很多方面更有甚之。
            中国儒家主张“父慈子孝,君义臣忠”,为人子女者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如《诗经》[1]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2] 说明父母养育之恩比天高,一生一世也难以报答,孝敬父母是为人的根本。《孝经》[3]中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4]《论语》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5]儒家认为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是最大的孝敬,主张身体受之父母不能损伤。如《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6]儒家的主要思想可以说是以“孝道”为中心而贯穿。
            而佛教所倡导的“孝道”,不仅要报答现世父母之恩,而且要报答过去七世父母之恩,并且还要报答六道众生之恩。因为,在佛教认为自无量劫以来,众生常在六道中轮回;若在人道或天道受生,则三善道众生,是我过去或未来父母;若沉沦三恶道,则三恶道众生,也是我过去或未来父母。所以《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7]《大方便佛报恩经》又云:“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珍,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8]佛教以行菩萨道为佛弟子修学佛法的根本,而菩萨道最根本的就是“慈爱”精神。即是说,菩萨以慈悲之心爱护一切众生,在菩萨看来一切众生皆是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对一切众生皆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爱护和救度一切众生。所以,佛教的“孝道”是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广发菩提心,常行菩萨道。因为历劫深恩,既非财物可报,更非尽一生的时间,或尽一生的力量可以成办。要尽“孝道”就必须发愿,生生世世常行菩萨道,广修四摄六度。因此,佛教的“孝道”是以“慈爱”为根本,将“慈爱”之心运用在“孝道”思想上,形成佛教的“慈爱孝道”思想。
            二、《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孝道”思想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唐实叉难陀所译,是佛陀在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所说,佛陀以身体力行的方法践行了佛教的“孝道”精神。《地藏经》自古以来被称为佛教的“孝经”,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时的事迹,如婆罗门女光目救度母亲的故事。还通过文殊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大辩长者、阎罗天子、恶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依次提问,以及地藏菩萨与佛陀的对话,介绍了众生解脱生死、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种种方法。体现了地藏菩萨所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
            地藏菩萨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中,身为婆罗门女,因母亲信邪道,不敬三宝,堕在恶道,而思挽救:“遂卖家宅,广求香花,及诸供具,于佛塔寺,大兴供养。”[9]愿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堕在无间地狱受苦,即“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如此使亡母得脱地狱之苦。于是地藏菩萨便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10]。地藏菩萨所以发如是弘愿,主要原因是基于孝道。孝道是激发地藏菩萨发弘誓愿的主要原因;孝道是促使地藏菩萨累劫报亲恩的动力;孝道也是地藏菩萨长住生死永度众生、不取佛道的本愿。如地藏菩萨对大辩长者言:“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至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11]对摩耶夫人说:“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12]这些都是地藏菩萨劝人实行孝道,目的在于化导众生令知因识果,孝敬父母、止恶向善、离苦得乐。
            地藏菩萨于无量劫以来广行“孝道”之法,由救拔自己父母堕落恶道之苦,推及他人父母;由救拔今生父母堕落恶道之苦,扩展至过去世、未来世多生父母。在《地藏本愿经》中说:“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至心勤恳,如是主人,存亡获利。”[13]若能为过去父母眷属,供佛及僧,或广作佛事,先世已故父母定可超升。如《地藏本愿经》云:“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经千百岁,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在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14]由此可见,地藏菩萨以身体力行践行了佛弟子的“孝道”精神。
            三、《父母恩重难报经》的“孝道”思想
            佛教最为重视“孝道”,世人不解佛教教理,仅从片面的认识认为佛教不讲“孝道”,佛教没有“孝道”思想,佛教与“孝道”相违背等。无论是佛经,还是历代高僧大德,甚至佛陀本人都处处告诉人们“孝道”第一。佛教讲“孝道”最直接、最深入的莫过《父母恩重难报经》,被称为佛教第一大“孝经”,佛教将《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盂兰盆经》尊称为佛教三大“孝经”。《父母恩重难报经》有两个译本,一是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所译,二是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所译,另有敦煌本与罗什所译大体相同。
            《父母恩重难报经》详细全面的描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指出了父母养育之恩难以报答的理由,教导佛弟子如何才能真正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经云:“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15]在这里佛陀明确指出:佛弟子如果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就应当为父母忏悔罪业、供养三宝、受持斋戒、布施修福,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三件事,才是真正报答父母深恩。佛教认为孝顺父母不仅仅是供给衣食物质上东西,而更重要的是帮助和解决父母精神上的需求,能为父母忏悔修福、供养斋戒者是为大孝。如佛告诉阿难,母亲有十大恩德:
            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悯恩。[16]这即是说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导人们要时时不能忘记父母养育之恩,要尽一生生命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佛陀告诸大众:汝等当知,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17]由此说明,佛教的“孝道”不仅限于对父母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父母在精神和心灵上的需要。这即是说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是用衣食等物质所能报答的,而应当常生孝顺之心,满父母所有心愿,为父母诵经祈祷、持戒修道,能忏悔父母业障出离生死,才是真正的“孝道”。
            四、《盂兰盆经》的“孝道”思想
            全名《佛说盂兰盆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主要描述了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众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目犍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因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死后被打入地狱受诸苦刑,目犍连以神通力到地狱中见到了母亲。但其母因生前的罪孽,堕入饿鬼之道,食未到口便化成火炭,目犍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祈求于佛。佛陀教目犍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使其母脱离饿鬼道。
            关于盂兰盆会的缘起,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18]以上这段经文详细描述了佛陀教导目犍连尊者,如何于地狱救母的过程,也说明了作为佛弟子如何对父母尽“孝道”的方法,从而体现出佛教徒不仅孝顺现世父母,而且还要孝敬过去七世,甚至生生世世的父母,也就是说在佛教徒看来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盂兰盆经》是佛教的“三大孝经”之一,对中国佛教的“孝道”思想形成和完善至关重要,由《盂兰盆经》演变而成的“盂兰盆会”,就是具体践行佛教“孝道”思想的表现。佛教“盂兰盆会”早已成为一年一度超度去世亲人的最大法会,也已经成为中国民间纪念已故亲人的节日,俗称“鬼节”。如《盂兰盆经》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19] 民间流传“目连救母” 的故事就是来自于佛教的《盂兰盆经》,目连的原形就是目犍连尊者,“目连救母”的故事以戏剧、文学、民俗等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盂兰盆经》所描述的目犍连尊者救母的事迹,是中国佛教上千年来对“孝道”的最真实表现,是佛教“孝道”思想最具有说服力的践行。从而也可说明,佛教的“孝道”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与中国儒家的“孝道”思想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完整全面的体现了佛教的“孝道”思想。
            五、古今高僧大德对“孝道”的践行
            古往今来有很多高僧大德都是佛教“孝道”的践行者,其“孝道”事迹成为后世奉行“孝道”的典范。唐代有尊宿和尚自己织作蒲鞋卖给过路行人,以所得薄财奉养年老的母亲;明末自成和尚剃度后因逢战乱、颠沛流离,能肩挑老母,远游四方,托钵化缘奉养母亲;明蕅益大师曾四度割臂,为病危的母亲求治;清玉琳国师为报母恩,在母亲去世时于龛前跏趺七日夜不沾粒米;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为报答母亲,发愿三步一拜从浙江普陀山一直朝拜到山西五台山,历时三年时间,途中风霜雪雨,疾病饥寒,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弘一大师每逢“母难日”,必于佛前虔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以此功德回向先母。如此之践行“孝道”的高僧大德不胜枚举,这些感人事迹万古不朽,令后人永世传诵。
            佛教高僧大德皆以“孝道”作为修菩萨道的根本,主张要以恭敬心孝养父母。如印光大师在《与丁福保书》中说:“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趋向。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万丈高楼,必先坚筑地基,开通水道。”[20]印光大师认为对父母尽人子之责,这是修学佛法的基础,以修万丈高楼作比喻来说明一个人若对父母不讲孝道,即使修学佛法也是无所作为。佛教主张对父母尽世间人伦之责,只是孝道的一个方面,若要真正报现世父母和多生父母的恩德,出家修道、弘法利生才是最好的报恩方式。如《菩萨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21]由此而言,世出世间都是以孝为根本。只是由于世间人只知道世间普通的孝道,而不知道出家修道是最好的孝道方式。因此,认为出家人舍亲割爱,不孝养父母与世间的忤逆之子没有两样。所以世间法重视孝道,出世间法同样重视孝道;世间的孝道是形式上的,而出世间的孝道是孝之根本。如《印光大师嘉言录》云:“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22]此即是说,出家修道不仅可以报答现世父母,而且还可以报答多生多劫四生六道一切父母,使他们永脱苦轮,共登觉岸,这样才是至孝,是为人子女者所应当奉行的。
            由此可见,历代高僧大德无不主张“孝道”是修行最重要的部分,将孝心和孝行贯穿在修行菩萨道的整个过程,主张“孝道”是成佛的主要因素之一。如《贤愚经》中佛告诉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23]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也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24]因此,佛教主张“孝道”是行菩萨道的根本,也是修行成佛的首要条件之一,佛教经论无不以“孝道”思想体现菩萨的精神。
            结 语
            通过以上佛教经典和历代高僧大德对孝道的践行,可以说明佛教的“孝道”思想是佛弟子修行佛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为人子女者首先要做到“孝道”,如果不能孝敬父母者,虽修出世间法仍然不能证得菩提。如《大般涅槃经》所说:“菩萨摩诃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中,因恭敬父母,所以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之身。”[25]佛教的“孝道”不仅表现在对现世父母及过去世父母,而且要求对一切众生以慈爱之心、以平等之心对待。如《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26] 因此,如果有人能戒杀放生,前世父母仗此放生功德永脱轮回之苦,这才是真正的至孝,只有广行戒杀放生,才能报答多生父母之恩,也是在对生生世世父母所敬的“孝道”。
            (作者为中国佛学院教师)
            【注 释】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 《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小雅•蓼莪》。
            [3]《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4]《孝经》第十三篇〈广至德章〉。、
            [5]《论语》之〈学而篇〉。
            [6]《孝经》第一篇〈开宗明义章〉。
            [7]《梵网经》卷2,《大正藏》第24册, 第1006b。
            [8]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1,《大正藏》第03册, 第0127c。
            [9]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1, 《大正藏》第13册, 第0778b。
            [10]同上, 第0779a。
            [11]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2, 《大正藏》第13册,第0784b。
            [12]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1,《大正藏》第13册, 第0779c。
            [13][14]《地藏菩萨本愿经》卷2,《大正藏》第13册,第0784b。
            [15][16] [17]《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一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法师译。
            [18][19] 《佛说盂兰盆经》卷1,《大正藏》第16册, 第0779b。
            [20] 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三〈复丁福保书〉;又《印光法师嘉言录》。
            [21]《梵网经》卷2,《大正藏》第24册, 第1004a。
            [22]《印光大师嘉言录》全一册,李圆静居士编。
            [23]《贤愚经》卷1,《大正藏》第04册, 第0356a。
            [24]《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大正藏》第12册, 第0341c。
            [25]《大般涅槃经》卷16,《大正藏》第12册, 第0712c。
            [26]《梵网经》卷2,《大正藏》第24册, 第1006b。


            作者:理净   来源: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