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格物致知

     发布时间:2021/2/6


    格物致知,意思是通过广泛学习,细致研究某事某物,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去实践体会,就可以获得真知。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格物致知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自古至今不少文人学者对此也都持有各自不同观点。
       南宋的朱熹:“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至极。简单理解,观察分析万事万物并解其根本,转化为人心灵之认识,而得其道,并以致其知。
       王阳明起先接受朱熹这套方法并亲自实践,他坐在窗前“格”院子里的竹子,天天看着竹子“格来格去,直格到人疲病到,还没格出来!倒是悟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显然,他所说的“致知格 物”,不是要通过研究客观事物获得知识,而是要把“心”的“良知”和“天理”强加到事物上去,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和良知。
       北宋司马光就认为格物致知是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站在不同的立场观点上这些古贤士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格物致知也不是一成不变,这个成语妙就在于他很“灵活!”不仅单是文人学者的学说,他也随着时代 的变化而转变!
       随着明末清初科学技术从西方传入,中国人研究自然现象的热情越来越浓。这时人们再谈论格物致知,不由联系到研究自然现象而获取知识。进而成了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理论根据。清末翻译的西方科技书籍,有些径以“格 致”名之。格致一词成了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使之古老儒家学说焕发了新的生命力量!鲁迅在书中也曾感叹到:在这学堂里所谓格致就是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这些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技术合流过程中,格物致知以独特方法参与并加速了这一过程,无论是学说还是科学技术,格物致知思想自古至今都取得了持久发展的生命活力!


     
    佛家对“格物致知”解释更加通透!印光大师释:“格除掉人心之物欲,方能显其本有真知。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这就如佛教常提到,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是虚假的。假象是有用的。古代的大德常教导大家用假以修真,用肉 体的假象,借用法界和虚空世界的一切假象,格物意思就是割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回归到我们自性中,回归到永恒之光!我们常说,佛经很深奥,一般人看不明白经文,感觉修行很苦很难,自己工作生活又很忙,也无暇去修!中国禅宗认为:一切日常行为都可以达到修行目的,所谓跳水劈柴,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并非都是打坐或来些什么仪式,而是在其他作务中实现,一切随意自然,这种日常的修持方式,体现出佛教独特精神!   
    佛教有个小典故,说的是佛陀在世时,有位弟子生性愚钝,对深奥的佛经不仅看不明白,连四句偈子背了好长时间都记不住,常常被其他大众嘲笑,看不起!他很伤心,常常为自己笨流泪!佛陀看在眼里便随机设教,佛很慈悲地对这弟子说:“你拿起这扫帚,每天把寺院打扫干净,一边扫一边念‘扫帚!持之以恒照这样做,一定会有效果的。。 。。。。”这笨弟子虽愚但心地正直,很欢喜佛教导,很是听话!每天早早起床,一边扫一边念‘扫帚,’起先,念了‘扫’忘了‘帚’,好不容易想起了‘帚’又忘了‘扫!’刚开始地又扫不干净!就这么颠颠倒倒,反反复复持续了好长时 间,也没见有什么进展!但是,笨弟子不灰心,牢牢记住佛的教导!相信勤能补拙,自此他更加用功,一次又一次地强记着;一遍又一遍默念着;一回又一回扫着。。。。。。日复一日,年复又一年,春去秋来,岁月更迭,    终于这笨弟子把寺院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地扫得是又光又亮!口里念的‘扫帚’也是顺溜溜的!整个人的精•气•神也焕然一新,很有气场!他把心中的见惑思惑尘劳烦恼,扫的是干干净净,证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开悟了!!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看到,这看似非常简单的日常修持方式,人人都会做!?但是在佛家眼里却是不那么一般 ,很能降伏心魔,增长定力!佛家的扫地,其实是在扫我们的“心”阿!扫除我们的贪欲!扫完我们累生累世的尘垢(业障)!扫尽我们的烦恼!故事中这笨弟子天天拿着扫帚"扫阿扫,念阿念  •(格物 • 阿 • 格物)••芝芝看透了,放下了(扫尽了)•• 悟了(致致 阿 知知)!这也充份展现事情发展的前因 (格物)后果 (致知)。
    “格物致知”最初来自儒家思想,儒家积极入世;佛教追求的是解脱,所以“格物致知”在佛家解释不仅超然;更是究竟;圆满!


    陆巧玲   写于2021年2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