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法显

     发布时间:2013/9/22 


          从东晋到南北朝初期,出现了或为求法取经、或为观瞻圣迹而西行印度的高潮。在当时数以百计的西行者中,事迹最感人、影响最深远的是法显。

          法显俗姓龚,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早年出家。他感慨汉地律藏不完备,立志西行求取。弘始元年(399),他从长安踏上西行之路。根据有关史料考证,当时法显的年龄在63岁至66岁之间。他经过中亚进入北印度,总共游历了将近30个国家,首尾经历了14年。后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搭乘商船经南洋群岛返回,于义熙八年(412)在山东牢山登陆。法显游历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许多地方,范围之广,前无古人。

          法显的求法之路可谓九死一生。去印度先经历了陆路的凶险:“西渡流沙(从敦煌西至鄯善之间的沙漠地带)”时,“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望人骨以标行路(根据看到的死者遗骨确定道路)”。从海路返回过程中的遭遇依然惊心动魄:或受“黑暴雨”的袭击;或因为“粮食、水浆将尽,取海成水作食”。除了忍耐肉体折磨,还要遭受精神蹂躏。当一夜暴风雨过后,船上同行的诸位婆罗门竟然认为,船上有位老沙门(指法显)不吉利,所以才遭遇风暴。他们商议要把法显弃置在海中的荒岛上。最后经过施主舍命保护,他才免遭厄运。

          法显结伴西行者前后总计有11人,其中6人先后中途折返,1人随胡僧到厕宾(今克什米尔),2人病死中途,1人留住中天竺不归,完成求法壮举的只有法显一人。

          法显在印度学习梵书(梵文书写)、梵语和抄写经典时,已经年逾古稀。他的刻苦虔诚曾感动了当地一位居士,替他抄写了《大般泥洹经》。在狮子国无畏山伽蓝,当他见到玉佛像前一把晋地白绢扇时,思念故乡,“不觉凄然,泪下满目”。当他的同伴道整羡慕中印度的僧团威仪盛况,发誓不返回时,他为了实现让戒律流通汉地的初衷,毅然决定“独还”。正是虔诚的宗教信仰加上炽热的爱国情怀,使法显创造了奇迹,完成了求法壮举。

          法显返国后。参与了多部佛教典籍的翻译工作。他撰写的《佛国记》,首次实录了自陆路游历古印度,再由斯里兰卡经南洋群岛航归的伟大旅程。此书至今仍是研究当时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最重要的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