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求取经典的玄奘

     发布时间:2017/11/28 


    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其原型就是三藏法师玄奘。玄奘在印度游学,为
    19岁。
    中国人求取佛经。玄奘是非常著名的西行求法高僧。法显出国西行在他 61 岁的
    时候,而玄奘赴印度时正值壮年,他才 26 岁。
    玄奘的伟大之处,在他翻译了佛教经典。他从天竺归来以后的 19 年中间,
    一直在矻矻劳作致力于佛经翻译。别的翻译家,如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义
    净、不空等,他们译出的经典总数加起来才有 490 部 1222 卷,而玄奘一人所译
    就达到 76 部 1347 卷。他比前面五个人所译的经典还要多 125 卷。玄奘生前译经,
    平均每五天译出一卷。这样的速度与产量在译经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
    玄奘法师的风貌,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传》上有过描绘:
    法师形长 7 尺,身赤白色。眉目疏朗,端正之状如塑如画……性简爱怡不好
    交游,一入道场,虽朝命不能出之。玄奘法师平时谢绝交游,一旦进入译场,就会专心译经,皇帝的命令也召不出来。可见其从事译经的精神专注。
    玄奘生在中国洛阳附近的(纟候)氏县的陈姓世家,是这家人中最小的儿子。
    幼时随父亲学习中国经典,10 岁时父亡,其来到其兄出家的洛阳净土寺寄居。
    随其兄习诵经典。偶然值遇隋朝皇帝特敕民人出家。当时年仅 13 岁的他便脱颖
    而出,在数百人中被选出来,许其出家。作为小沙弥,他在净土寺随景法师学习
    《涅槃经》,又从严法师学习《摄大乘论》。玄奘天性聪慧,凡学经一闻则解,再
    览成诵。为了让他得到深造,其兄携他来到长安。当时的长安正处在隋唐之际的
    战乱中,并无硕学僧人开设讲席。求学的僧人大都逃往南边川中巴蜀去了。玄奘
    也在 615 年随其兄到了成都,游学各处。然后独自一人乘船下长江,先游荆州(江
    陵)后至河北赵州,始终致力于研学经典。
    623 年,玄奘法师再返长安,住在大觉寺中,学习《俱舍论》和《摄大乘论》,
    以其英才闻名当时,被称为千里驹。不久他获准自设讲席,而来集其席者甚众。
    因设讲义,玄奘自己也产生不少的疑惑。为此他向更多的法师请教。但解说越多,
    疑问也就更多。他觉得更不能确切地把握经典了。于是他产生要依凭梵文原典来
    解决问题的想法。立志前往印度寻师求法,带回来完整的梵文佛经。他前往印度
    问学,关注的是《十七地经论》这样的重要论书。他自己这么记叙道:
    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经论》(即《瑜伽师地论》)以释所惑……
    昔法显智严亦乃一时之士,皆求法以利导群生……大丈夫会当继之。
    玄奘决心以法显和智严这样的西行求法的先辈作为榜样,追寻他们的足迹往
    天竺求得佛法,以回传中国。这实在是法显以后求法之旅的大愿心。
    但他请求朝廷许可其往天竺求法的表奏始终没有得到批准。当时的国家禁止
    人们出国,所以否决了一切类似的请求。与玄奘声气相投的同志都很失望。但玄
    奘一点不觉得灰心。他终于在公元 627 年(贞观元年,或说为三年)秋天八月时,
    单身脱出长安。简单地说,玄奘的西行之旅发自长安,经兰州、高昌、龟兹而后翻越天山,
    再经过西突厥地,自葱岭而入西北印度之犍陀罗、罽宾,再入中印度,下南印度,
    又复折回中印度。其归国的道路则是再越葱岭,沿西域南道而东回长安。
    他的弟子慧立在《大唐西域记》序文中写道:“春秋寒暑十七年,耳目见闻百三十国。”玄奘往西天之旅前后一共十七年,其足迹所到达 130 个国家。从地图上看,他经过的地域包括西域、中亚以及印度全境,所到既广,令人惊叹。
    违犯国家的禁令而私自出国的玄奘,昼伏夜行,自兰州向高昌,出玉门关进
    入无边无际的流沙世界,沙漠中的恶劣状况记叙如下:
    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魅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摇篮沙
    散若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
    流沙世界中完全缺水,四顾人迹俱无,困顿于极度的干渴,寸步难以前移。
    玄奘所能做的是唱念观音名号,念诵《般若心经》
    他在沙漠的深处遇见一位胡族老人,骑一匹赤色的马前行。至此玄奘已经有
    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筋疲力尽的他躺倒在沙中。这时他只能一心祈念:仰惟菩萨,
    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求无上正法来耳。菩萨慈念众生以救 苦为务。
    此为苦矣宁不知耶?如是告时心心无辍。至第五夜半,忽然有凉风触身,遂得睁
    目,马亦能起。是夜梦大神相告:何不强勉前行,而更卧耶?于是振力而进。不
    思议间,马导往绿草泉水处,得以饮活。
    至此得脱于死地,走出流沙,向伊吾进。途中至一寺,见一老僧出迎,拉手
    而泣,谓此生不意竟再见汉僧矣。
    不久,玄奘进入高昌国。国王麴文泰虔信佛法,迎玄奘入城,厚为礼遇供养。
    麴文泰久慕法师,一遭相见,喜不自禁,欲止法师冒险再进西国,求玄奘长留高
    昌。然而法师西进意志不改。承王好意,滞留高昌一月为王讲《仁王般若经》义。
    王及王妃、群臣与闻讲经。王自持香炉为先导,玄奘登坛,国王低跪,法师足踏
    其背而上。王之敬信佛法之心竟如是。
    法师在高昌讲经毕,复辞别西行。高昌王以载负资生马匹三十及人夫二十五
    赍送法师。又赐赠黄金。又为法师亲书二十四函,以对西域沿途之 24 国王。高
    昌王所书函曰:“法师是奴(我)之弟。欲往婆罗门国求法。愿可汗(大王)怜
    师如怜奴。”玄奘厚谢,与王相约,必归来访高昌。不过,如此莫大厚赐之礼,
    多半在途中为盗贼劫去,所幸前程诸国国君总必亲切礼待。
    从高昌出发,玄奘一行不久即循 天山南路来到龟兹国。从龟兹地翻越天山,
    自飒秣建(Samarkand 亦名康居)南下西突厥地,经帕米尔高原向犍陀罗。再自
    西北印度入中印度。经秣菟罗(Mathura,法显记作摩头罗)和拘夷国(Kusihagara
    法显记作拘私那竭),来到圣河恒河畔的波罗奈斯(Varanasi 法显记作波罗奈城)。
    法师随后访问处处圣迹的舍卫城。见时的祗园精舍尚在。法师又一一拜访法显当
    年 也见过的 98 座佛寺遗跡,但见林木荒芜、础石犹存。法师经佛入灭圣地拘夷
    国时,看见了摩揭陀国菩提伽耶的大觉树。然后来到当年的
    佛学研究中心地那烂陀寺。其时为 633 年四月间。那烂陀寺的住持为戒贤
    (Silabadra)法师。颧贤此前已经得到文殊菩萨授梦,告诉他从支那国当有汉僧
    来从其学。
    玄奘与戒贤相见,自言其从汉土来,目的在求法,要究学《瑜伽师地论》。
    戒贤法师从其愿,允玄奘住那烂陀寺研究唯识佛教。戒贤亲自为玄奘讲授法义。
    由是唯识之学首次传往东国,以后方有法相宗成立。今天,那烂陀寺遗址尚存。
    当年此寺最兴盛时有僧数千。
    玄奘在那烂陀寺从学四年,而后巡礼南印度三年,由是成为天竺有名的硕学
    高德。日后有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无遮大会,邀请玄奘。因之法师再返中天竺。
    642 年春天,法师启程返国,越葱岭,自犍陀罗经西域南道往于阗,归途中依其
    前约再往高昌。但此时的高昌麴氏已经亡国。
    玄奘在抵达于阗之前,渡河时驮负经像的大象溺水而亡,经典大多丧逸。为
    收拾经典,法师 在于阗滞留有时,先修书送往长安上呈皇帝,报告自己学成还
    国。当时的皇帝唐太宗,对于玄奘的归来颇为在意,下敕复书:速来与朕相见。
    又敕令自于阗到中国的沿途诸国,对玄奘护送关照。
    接到太宗的敕书,玄奘在于阗准备完毕,于 644 年动身返回长安。
    新译经典与大雁塔贞观十九年(645)正月。玄奘长达 19 年的天竺留学之旅划上句号,他回到了中国的京城长安。玄奘一共从印度带回来经曲 657 部,装满 220 大箱。他进城
    时,受到长安城中的民众的欢迎,人们沿途散花烧香,观者如堵。皇帝宣他到洛
    阳去见面,称赞他“能捨命求法以惠苍生,朕甚嘉此,亦为烦愧”,厚作慰劳之
    余,对他犯禁出国的行为再作劝慰。鼓励他早往长安弘福寺翻经院主持译事,集
    合僧众,分担译业。自此玄奘开始了他经年累月的工作,把从印度带回来的梵典
    译成汉文。
    他最先翻译的经典是《大般若经》。该经部帙浩大,共有 600 卷。玄奘在其
    所译的经典中,用力最著的是唯识学的典籍。玄奘的翻译,针对梵文原本,一字
    一句,务求正确的传译。后人因其翻译功业至伟,把他之前的佛经译本称旧译,
    而称他翻译的经典为新译。
    玄奘倾力翻译的法相唯识著作成为法相宗的理论基础。但真正开创法相宗的
    是玄奘的弟子慈恩窥基。法相宗学,窥基传给弟子智周。从智周学习的,有来自
    日本的玄昉。传到日本的法相宗是南都六宗之一。奈良的药师寺是法相宗在日本
    的根本 寺院。
    648 年,唐高宗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在长安建立大慈恩寺。又在该寺设
    译经院,迎请玄奘。奘师在 658 年以前所译的经典都多半在大慈恩寺完成。652
    年,为防备译出的经典遭受火灾损失,起造了大雁塔。直到今天大雁塔仍然是人
    们来西安游览的名胜之一。此塔的得名在塔中葬有大雁,据说此大雁曾捨身饲于
    饥人。当初玄奘所译的经典多半贮藏于大雁塔中。为此唐太宗亲为撰文,由唐代
    大书法家诸遂良书写碑文《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玄奘的伟大译经事业,得到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大力支持。因而,其译经事业
    便以“贞观之治”作为国家背景。太宗虽然以道教为国教,但仍然重视玄奘,让
    他主持翻译从印度携回的经典,将译经视为国家工程。太宗曾下令玄奘把西行取
    经的经历见闻形之于书,这就是敕修的《大唐西域记》。这部著作保存了当时从
    中亚到印度的宗教、文化与习俗的状貌。
    玄奘本人在 664 年二月五日陨殁于长安玉华寺,享年 63 岁或 65 岁。玄奘的
    墓先在长安乐郊白鹿原,后因高宗之敕而改葬于樊川北原。改葬后的墓塔敕额为
    “兴教”。因此才有今天西安南郊的大兴教寺。人称为唐三藏塔和玄奘墓的建筑
    旁边,就是慈恩大师窥基以及新罗僧圆测的墓塔。因此大兴教寺成为法相宗的圣


                                                摘自《佛教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