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天龙山石窟

     发布时间:2014/1/20 


      云冈石窟表现出西域特色,龙门石窟则主要为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风格。天龙山石窟艺术则介于两者,承接延续了  佛教造像艺术的渐变历程、历史关系。
      佛教造窟艺术的转折点——天龙山石窟
      文/迦琳  一如
      从太原出发,沿盘山公路向西南行驶约三十六公里,即可到达天龙门。
      作为吕梁山脉的一个分支,天龙山平均海拔在一千四百米。这里山势险峻,沟壑深邃。
      令天龙山闻名天下的,则是被称为“独一无二的”天龙山石窟造像。
      父子两代之作
      天龙山石窟造像,分布在天龙山东、西峰南坡的山腰间,东西绵延约五百米,共有二十五个洞窟,即东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其中除第十一窟面东和十九、二十窟面西外,其余洞窟均坐北向南。计有造像五百于尊,浮雕、藻井、画像一千一百四十四尊(幅)。
      天龙山的石窟造像,或许没有云冈石窟气势恢宏,古朴粗犷,但在造像的艺术处理和精雕细琢,形象生动、俊逸和壮丽都不输于大同云冈石窟。
      众所周知,云冈石窟表现出西域特色,龙门石窟则主要为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风格。天龙山石窟艺术则介于两者,承接延续了佛教造像艺术的渐变历程、历史关系。
      天龙山石窟的最初开凿是在东魏延续到唐代,跨越四个朝代,历时近五百年。
      东魏武定年间,信佛、崇佛之风相当浓厚。
      大丞相、北齐神武皇帝高欢在晋阳期间,被风景秀丽的天龙山吸引,遂开凿了第二、三号窟——这一组东峰双窟。
      这两座石窟规模虽然不大,但雕刻内容极为丰富。每座洞窟在大约六平米的空间内雕凿了各种各样的佛教偶像,使人仿佛进入了佛教的艺术殿堂。这两座石窟均采用单重窟门,门两侧雕有立柱,柱头上有一对凤鸟,门上有尖拱门楣,这种窟门样式是模拟印度的草庐形式发展而来的。窟内平面方形,北东西三壁各开一龛,龛前有低坛。窟顶为覆斗顶,顶心有大莲花,四坡原有栩栩如生的供养飞天。窟内造像清秀飘逸。佛像脸庞消瘦,身体显得单薄而瘦弱,身着褒衣薄带式袈裟。菩萨像眉目清秀,身材修长,站在莲花座上,仿佛在聆听佛祖的教诲。窟内原有维摩居士浮雕、文殊菩萨浮雕、思维菩萨浮雕、飞天浮雕等精美造像,先藏于日本和美国的各大博物馆。
      东魏造像总体清秀飘逸,结体安详稳定,清矍的体态,法衣的样式,划线和阶段式兼施的衣褶,以及尖瓣的覆莲花座,仍可见北魏末期的风格特点。人体结构、权衡则更趋于适度,表现手法较前代圆润。在佛和菩萨的造型和衣饰上则明显地脱离了北魏造像高鼻深目,褒衣薄带的特征,向北齐健壮丰满的造型发展。
      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向中国石窟艺术转变时期的典型代表,肇始于东魏的天龙山石窟已规模初具。
      公元五百五十五年,东魏武定八年,高欢子高洋废东魏而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坐稳江山的高洋,仍以晋阳为陪都,崇尚佛法,建晋阳大兴寺塔,开窟造像。五百五十一年至五百六十一年间,先后兴建景阳开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凿石室,其规模宏伟,为当时罕见。
      天龙山石窟北齐造像主要开凿于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洞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洞窟主室前雕凿了仿木建筑式的前廊。前廊雕有两根八角柱,柱下有覆莲柱础,柱头上有一道大额枋,枋上雕一斗三升斗拱和人字形叉手。这种前廊后室的洞窟形制是模仿寺院大殿建筑而来的,为木构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山西省是全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素有“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之称,其中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就有一百零六座,占全国古建筑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可见,这种石窟形制对我国研究地面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同时也被载入了中国建筑研究的史册。
      北齐造像与东魏造像的艺术风格完全不同,一改东魏“秀骨清像”的飘逸风格,进而追求表现人体健壮肌体结构的写实手法,造像的立体感也更强了。佛像头顶肉髻低而平,脸庞宽而丰满,面相浑圆,身体健壮。菩萨像头戴高高的花蔓冠,长长的的冠带垂在肩上。还有那威风凛凛的天王像,身穿铠甲,手持三叉戟,英武熊状,如同驰聘疆场的战将一般。
      如今看来,天龙山北齐石窟像风格与响堂山石窟、麦积山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的北齐、北周时期造像很是相像。
      后世范本
      公元五百八十一年,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废周自立,弘扬佛法。其次子杨广封为晋王,镇守晋阳,竭力倡导佛事,营建寺塔。天龙山第八窟前廊镌刻的立于公元五百八十五年,隋开皇四年的开窟造像碑文,表明当时曾大量雕造石窟。
      第八窟性质较为特殊。窟前有廊,并雕有圆形立柱,窟内有一个四面开龛的方形立柱,相当于寺院中的佛塔,称为中心柱窟,也称塔庙窟。这种中心柱是开凿石窟时顶留的石墩,然后经过雕刻加工,在结构上起到了支撑窟顶的作用。
      佛教信徒进入窟内,犹如进入佛塔里一样,可以右旋绕塔礼拜和供养,以此来求得佛祖的保佑。中心柱窟的四壁均为帐形龛,四面龛内雕有四方佛,按佛教的说话,佛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他们分别是东方香积世界的阿閦佛,表觉性;南方欢善世界宝相佛,表福德;西方安乐世界的无量寿佛,表智慧;北方莲花庄严世界的微妙声佛,表事业。
      隋代造像风格与北齐极为接近,佛像头顶的肉髻低而平,面相逐渐倾向于柔和圆满。这一时期处于转变期,上承北齐造像端庄慈祥的风格,下开唐代造像风腴自知之先河,
      唐代是天龙山开凿石窟的鼎盛时期,开凿的年代大致在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
      初唐时期,政府采取仰佛扬道的政策,一度使佛教受到限制。
      至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则崇信佛法。僧人为了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编造《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转世。因此,盛唐时出现以弥勒为主的造像,此种内容的造像在武则天死后逐渐停止。
      天龙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弥勒菩萨为尊,说明开凿于盛唐时期。武则天时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筑寺塔和开凿佛像,使天龙山石窟开凿达到了高潮,
      第九窟,是天龙山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窟。此窟为摩崖石刻,后人为了保护石佛群像修建了漫山阁,并成日后天龙山八景之一的“佛阁停云”。楼阁内的石佛群像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一尊高为七点五五米的倚座式弥勒佛。佛祖头顶采用右旋壮螺髻,面容慈祥,额间有明毫,如能洞察一切善恶。佛像身坡双领下垂式袈裟,右手上举,施说法印;左手抚膝,这是能降伏魔众的降魔印。双足各踩一朵莲花,佛座上还雕出鬼面和伎乐。
      下层为三身菩萨像,分别为骑青狮的文殊菩萨,骑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和十一面观音像。中间的十一面观音像雕造精美,面容慈祥,神态高雅。体态站姿极为优美,她右腿微微弯曲,重心偏移左脚,臀部略向左扭,工匠为他创造出了谦虚、自然的造型。菩萨颈部戴有华丽的项圈,手臂上戴有臂钏和手镯,身着罗纱衣,呈现出“曹衣出水”之态。她既有阳刚之气,又含阴柔之美,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后人送她一个雅称“东方的维纳斯”。
      在三身菩萨像背后有一幅雕刻精美的浅浮雕“千佛图”,千佛图看似千人一面,细观则各有千秋。由里到外,从上到下,无不显示出当时工匠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天龙山的唐代菩萨形象最富有活力。衣褶写实,刻划流畅,肉薄的质感得到适度的表达,隋代造像那种拙味已不复见,充分表现了唐代妇人那种丰腴富态、雍容华贵的形象,成为后来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模式。
      天龙山石窟的雕刻技术较之北魏有了很大的进步,是石窟这种外来艺术形式逐渐中国化的典型实例,尤其是用圆雕法雕雕出的佛像,通过三度空间的方式,表现出既具有印度佛像高雅、柔和的特点,又具有中国传统雕刻所固有清新韵律和线条,这种神态高雅、姿态优美、体态丰盈的特征,成为后世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模式,世称“天龙山样式”,既反映了我国南北朝至隋唐石雕艺术演进的过程,也对后世佛教造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龙山石窟造像以娴熟的雕刻技法为基础,将精深佛教内容融汇于具有丰富生活内容的形式之中,摆脱了一般宗教造像程式化的限制,创造了情趣独特、亲切和具有丰富生活气息的艺术形象。
      (太原市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唐泽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