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修行之要

     发布时间:2017/12/1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
    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
    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
    发。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
    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
    解决方法也。如不能谛了我空,当依如来所示五停心观,而为对治
    。五停心者,以此五法,调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随境转也。所谓
    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多散众生数息观,愚痴众生因
    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正)对治嗔恚等义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
    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足。举
    其甚者,唯财色与横逆数端而已。若知无义之财,害甚毒蛇,则无
    临财苟得之烦恼。与人方便,究竟总归自己前程,则无穷急患难求
    救,由惜财而不肯之烦恼。色则纵对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
    之心。纵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怜悯心,生度脱心,则无见美色而
    动欲之烦恼。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室为相济继祖之恩人,不敢当作
    彼此行乐之欲具,则无徇欲灭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烦恼。
    子女从小教训,则无忤逆亲心、败坏门风之烦恼。至于横逆一端,
    须生怜悯心,悯彼无知,不与计校。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
    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然上来所
    说,乃俯顺初机;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悉化为大
    光明藏。(正)复高邵麟书四
     
    ◎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
    。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
    ,自然显现。见正编复袁闻纯书。譬如窃贼,认做家人,则所有家
    财,悉被彼窃;若知是贼,彼即逃去。金不炼不纯,刀不磨不利。
    不于烦恼中经历过,一遇烦恼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识得彼无什
    势力,其发生劳扰心神者,皆吾自取。经云:若知我空,谁受谤者
    ?今例之云:若知无我,烦恼何生?古云: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心若不生,境自如如。(三)复陈飞青书
     
    ◎三障者,即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即无明,亦名为惑。即是
    于理不明,即贪嗔痴也。妄起各种不顺理之心念。欲灭各种不顺理
    之心念,先须了知世间一切诸法,悉皆是苦、是空、是无常、是无
    我、是不净,则贪嗔痴三毒,无由而起矣。见三编与谢融脱书。业
    即由贪嗔痴烦恼之心,所作之杀盗淫等恶事,故名为业。其业已成
    ,则将来必定要受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途恶报也。(三)复宁德
    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