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杨金荣:追寻红木之外的内在世界

     发布时间:2019/8/5 


    作者: 王红霞
     “你们一说红木,就有人问你们是什么年代的、什么材料的?好像红木的价值除了旧和材料,就没有价值。”
    在国家图书馆初次见到杨金荣先生,将近两个小时的专访中,他的眼睛里透漏出沉着和睿智,也透漏出杨金荣对于红木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长时间的钻研,也体现在由内而外焕发的奕奕光彩。红木文化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也点亮了他的眼睛。在中国,他用39年带领着整个红木艺术的发展,以技艺传承见证整个发展脉络。

    接触红木
    在红木领域,杨金荣是半路出家的。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就是爱学习而已,跟自己较劲,我今天对红木的所有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感知。”说到过往的经历,平淡的语气却掩盖不住岁月之下的刻苦努力。
    高中毕业以后,未能如愿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杨金荣,作为知青下农村插队。后被选拔到城市当工人,2300多个知青里面只有80个名额,平均一个大队30个知青,只有一个名额。“幸运的是我被选上来了”,选上来以后分配到工厂当锻工打铁。
    “那时候要学技术,没有技术会被人看不起。我想学打铁手艺,开始没有机会,为了自学,在院子里面找了一根钢钎钉在木桩上,用18磅大锤抡着打,最后把钢钎头打成菊花状,膀子经常打脱臼。三年之后,我满师的作品是自己打出来的一把火钳和一个羊角锤。”杨金荣说到这里揉了揉胳膊,像是年轻时候打铁留下的痕迹。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需要外汇,手工艺是创汇好的门类,各个省份开始独立成立工艺品公司。1980年外贸扩招,向社会招募人才,靠着高中那点英语底子,杨金荣考进了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苏省分公司,由此开始从事红木的进出口工作。1981年,作为江苏省第一个贸易代表团成员,在美国纽约举办展销会,并把红木制品首次带到美国。
    在美国的两个月时间里,他认真思考了自己以后要从事的方向,开始踏踏实实地在红木领域深扎,从木材、市场、产品、技艺、设备、创新、理论,一步步进行研究,跟自己较劲,慢慢地在红木领域把根扎牢实了。
    把根扎牢实


     
    江苏省“精细木作工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金荣
    不同于“材”与“树”同名的命名方式,红木是国际上大约33种木材的统称,作为一种产于热带的树种,国内基本上都是通过进口。为什么红木能够在中国形成特有的文化?他讲了一个故事。
    1999年,欧洲的一名科学家,在国内的一个大学建立了实验室,研究明式家具,但是研究三年没有得出家具美学的研究成果。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了杨金荣,他对科学家说,找不到家具美学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家具制作还停留在技术层面,而中国的家具制作500年前已经到了艺术层面。后来科学家放弃了对明式家具的研究,他对他的学生说,如果要研究明式家具美学,就要重新建立一套中国哲学体系,而这么做难度极高。
    杨金荣说红木包含了四层意思:木材,制品,文化,艺术。木材和制品是载体,文化和艺术是灵魂。研究红木就要回到文化脉络上,红木是支撑灵魂和身体的载体,中国人用红木,是带着世世代代的信息和记号,伴随着历史和文化故事,随着物体流传下去的。
    “文化是骨子里的东西,是从里到外透出来的,而不是贴上去的。”杨金荣用了近40年的时间把红木的根固住了,把文化的根扎牢了,他说这是他的责任。

    执着和改变
    圈椅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是一种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的椅子,唐代最早出现了圈椅雏形,周昉《挥扇仕女图》中有记载。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
     


    圈椅
    杨金荣用他的执着和钻研把一把圈椅改了七稿。改到第四稿的时候,在别人看来已经很完美了,但是他说还不够。
    第一次,采用传统做法。藤绷调好以后,把木条压在上面,然后用楔子打上去。但时间一久,楔子会露出来刮裤子。因此他把压条改平,用榫卯打进去。
    第二次,修改圈椅的四条腿,让线条更加流畅。传统圈椅的四个腿是直的,但圈椅整体造型是流线型,从美学来讲不协调,于是杨金荣把四条腿的线条改得更柔和,更顺势,稍微弯曲了一些。
    第三次,他发现压条和面边颜色不一样,因此又创造了新的工艺——面边压条一体化。在一根木头上面,把压条先开下来,把藤绷好以后,再把压条放回去,让人看起来是一根整的木头,使圈椅看起来具有整体美感。
    第四次,选出有最漂亮纹理的木材,让圈椅背部的纹理更美观。
    第五次,圈椅的功能是正襟危坐,但现在的理念有了改变,更讲究舒适、自由。因此他把椅子做了调整,前面变高一点,后面变低一点,后面的线条全部变成流线,背部腰线收紧,改变了椅子传统圆鼓鼓的形状。让人在落座时摆脱了正襟危坐的拘泥,可以更舒服地靠着。
     

    第六代素圈椅
    第六次,把后面的雕花去掉,去掉多余的部分,展现出木纹的自然美,符合现在年轻人喜欢简洁的审美需求。
    第七次,为了让圈椅“天圆地方”的特征更协调,杨金荣调整了圈椅下半部分,变成一个偏向梯形的带有弧度的“方”,同时把腰缩得更漂亮,一点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时尚,现代,传统,优美,这是圈椅最后的状态。“因材施艺,顺应造物。圈椅的外貌可以改变,但传统的核心精神不能改,传统工艺的精华不能改,圈椅“天圆地方”的核心内涵不能改。”对传统工艺的保留,对贴近时代生活的创新,长于钻研的执著,造就了杨金荣制作出圈椅成为红木艺术在当代的代表作。他一直在说一句话“现代的东西只能比原来的更好,不然怎么能叫传承。”
     

    第七代款竹节圈椅
     

    圈椅的演变
    为建筑找灵魂
    在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蟒蛇洞水库东北区林地,有一座外形类似金蝉花的建筑坐落于此,这是杨金荣精心打造的红木艺术馆。在设想建造这座红木艺术馆之初,找寻一个适合适合红木艺术生长的土壤成为杨金荣的头等大事。
       从明代开始,红木家具一直以苏作为代表,而江苏面积那么大,如何找到适合建造的场地?红木的最佳表现形式是艺术、它的核心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江苏最有代表性的是道家文化,茅山作为的道家文化圣地自然成为杨金荣的首选。
    找好建造的土壤,还要为建筑找魂。三个月,不论投资人怎么催促,杨金荣依旧找寻着跟红木文化和茅山相关的元素。
     

    金蝉花
    茅山上有一种蝉,在地下的七年时间受到一种特殊菌种的影响,被感染死亡。万物复苏时节,菌丝开始“发芽”,外形与花朵一般,故称为金蝉花。杨金荣看到金蝉花,灵感一下子就有了,“金蝉花跟红木文化太吻合了”。他找到台湾的设计师,告诉他要在茅山上建设一座趴在山上的“金蝉花”,以黑和黄为主要色调,象征中国人“天地玄黄”的哲学理念。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景观营造上用野花作装饰,依旧遵循着道家思想,顺势而为。
     
     
     

    红木艺术馆内部场景
    红木艺术馆从设想到建成一共用了三年时间,建成后的艺术馆占地500亩地,共8400个平方。“国际视野”、“传承有序”、“继往开来”、“走进生活”、“匠人典范”、“大师风采”六个展馆收藏了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最好的红木制品。
    建设新的传承体系
    2019年7月9日,在茅山红木艺术馆,70岁的杨金荣举行了公开收徒仪式,徒弟章正一是小云朵集团总裁,资深木工爱好者,全国“马洛夫摇椅公开课”培训项目策划人、发起人、首席培训教练。
    最近两年,杨金荣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将红木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公开传承体系,用群体监督非遗传承是他提出来的新方法。谈到对徒弟的要求,他说到几个基本条件:第一,要对红木文化事业有着骨子里的热爱,并确立了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第二,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先于学技艺;第三,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意识,熟悉现代互联网高科技,并将其服务于木作技艺。
    杨金荣也在尝试传承新体系的建设。模仿是传统工艺传承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对于传承而言,组建一个有序的模仿传承体系也是杨金荣所希望做到的。从制作技艺、图纸绘画、理论知识等层面进行不同方式的传承,每个层面所包含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传承体系的核心是人,发挥人的作用,将他有序化,才能更好地进行产业化的推广。”
     

    “我负责解决高度问题,让我的弟子来解决维度问题。非遗创造了高度,产业化扩展维度,两者同时进行才是一个完善的传承发展体系。”通过现代科技方法降低成本,让红木技艺的核心精华走进大众生活,让其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与弘扬,才是对传统工艺的真正传承。
     
    美国《木工杂志》的一位高级编辑在中国遇见了杨金荣,后在其专访中用“在中国遇到了活的传奇”作为核心来讲述杨金荣的故事,在看到杨金荣制作的圈椅之后,他说在中国看到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不断的完善,以木造物,将红木技艺的苏作流派发展到极致,这是杨金荣之前做的事、现在做的事,也是未来要做的事。
    自编自创,一曲江南小调,唱出红木的文化内涵。杨金荣一直在用自己艺术的思维做与红木相关的事情,从制作、传承到传播。
    红木谣
    木名源于树,一树应一木
    国人发奇思,红木横空出
    三十又三种,八类加五属
    统合却为何,匠人造美物
    珍木需善待,暴殄造人恶
    良材配巧工,唯材通绝路
    制器技为本,载道艺为途
    使物为人用,身心皆舒服
    身心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