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莲开一路抵达那烂陀:续写中印文化交流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5/11/19


    2015年11月初,在结束对尼泊尔佛教圣地的圆满朝礼与探访后,“莲开一路”中国佛教海巡团启程奔赴印度。在飞机舷窗外喜马拉雅山脉的壮丽背景下,海巡团途径印度首都新德里,辗转抵达位于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的新那烂陀大学。海巡团与新那烂陀大学百余名师僧汇聚一堂,各自按传承仪轨诵经祈福。在接下来的座谈中,双方就中印文化交流、重温印度佛教黄金时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热切的交流,并共同祈愿新那烂陀大学的光明未来。随后海巡团一行朝礼了古那烂陀寺遗址,追忆历史沧桑,展望佛法复兴的时代契机。
    新那烂陀大学正式启建于2014年,坐落在距古那烂陀寺遗址12公里的一处河畔地带,绿草如茵,环境清幽。现有主体建筑群沿袭了古那烂陀寺的红砖质地与色调,古朴而敦厚。校园里随处可见静默经行或聚首研讨的学僧们。新那烂陀大学的师僧来自于世界各地,集结了不同的佛教流派,他们面孔不一而初心一致,共同向中国佛教代表团表达着为重温巅峰时代佛法智慧而勤奋修学的热切之心。


    诵经仪式后,新那烂陀大学教师代表比哈长老首先致辞,对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师带领的海巡团一行,致以了热烈欢迎和亲切问候。比哈长老深切回顾了古那烂陀寺在6-9世纪作为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的辉煌时期,并向海巡团详细介绍了目前初创阶段的新那烂陀大学的筹建情况。
    耀智法师在交流现场表示:海巡团巡礼新那烂陀大学是此行最为殊胜圆满的一站。耀智法师历数了经由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汇聚到古那烂陀寺求法的中国高僧,介绍了那烂陀寺的佛法东传对于形成中国岭南佛教、形成中华文明核心内涵的重大意义。耀智法师进一步提及习近平主席和印度莫迪总理在近年来所展开的以佛教为底蕴的“信仰外交”,以及佛教文化领域的交流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作用。
    会谈圆满结束之时,耀智法师代表海巡团向新那烂陀大学师生赠送了初祖菩提达摩和六祖慧能大师的金漆塑像,以纪念佛法东传和中国化的巨大历史意义。最后,耀智法师带领现场佛教四众共同祈愿新那烂陀大学前程似锦,共同祈愿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在结束对新那烂陀大学的参访后,海巡团赶赴古那烂陀遗址进行了巡礼,古今历史的沧桑流变,令海巡团全体成员感怀万千。
    延伸阅读:
    古那烂陀寺遗址简介:
    那烂陀(梵文:,Nālandā),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在此地原建有佛教寺院,名为那烂陀寺,为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上万僧人学者聚集于此。海陆西行求法僧人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义净大师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都对那烂陀寺都作过说明,而义净大师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建筑样式,寺院制度和寺僧生活习惯,叙述尤其详细准确。
    12世纪突厥人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西藏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人遗忘,变成废墟。从1861年开始,那烂陀寺院遗迹被陆续挖掘,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
    新那烂陀大学简介:
    2006年12月9日,《纽约时报》详细报道了将耗资10亿美元在那烂陀寺古遗迹附近的重建计划,计划由新加坡带领,包括印度、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国际财团将集资5亿美元建立新的大学,并另用5亿美元修建必要的基础设施。重建计划中,新那烂陀大学预计将占地2700亩,拥有7个学院,2000多名学生。中国政府也在2010年12月16日和2011年11月15日分别向那烂陀大学捐赠了100万美元,以支持中印文化交流。2014年9月1日,那烂陀大学正式开学,第一期只招收15名学员。2015年9月份招收了第二期学生。目前那烂陀大暂定未来只招收研究生与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