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合力打好安康绿色农业

     发布时间:2022/10/15


            从过去的“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让绿色食品产业迎来广阔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安全、优质、绿色、营养的健康饮食被端上了老百姓的饭桌。
     

            自绿色食品事业发展以来,尤其最近3年来,按照“稳存量、优结构、增总量”要求,我市以确保全市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聚焦“三大重点”(农产品检验监测、“两品一标”认证、争创全国全程控试点市),以“两品一标”认证为重要抓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企业主体原则,全力打造安康“绿色农业牌”。

            绿色食品是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重要组成部分。自农业部1990年组织实施绿色食品工程,30余年来,绿色食品已成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实践者,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伴随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自2018年以来,安康市从零起步,市委、市政府加力推进,《政府工作报告》将其作为重点,农产品“两品一标”也被纳入市对县目标责任考核。我市结合主导产业建设抓认证、结合标准规范推行抓认证、结合农品安全抓认证,不断优化着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稳步扩大绿色食品认证总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满足着公众对营养健康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作为全省首个、全国第九个国家登记品种“陕茶1号”选育单位,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2018年申报了“绿色食品——陕茶1号绿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定“陕茶1号绿茶”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19年2月27日颁发《绿色食品证书》。该公司成为全市茶叶企业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第一家。

            2018年底,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岚皋县烛山食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烛山”牌魔芋粉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实现了岚皋县绿色产品认证“零突破”,同时也是全市首家荣获绿色食品认证的魔芋企业。
            3年多时间,安康绿色食品产业经强力引导推动、上下联动,逐步形成了一个基地建设、投入品推广、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并取得长足发展,绿色食品规模总量逐年攀升,品牌影响范围逐步扩大。据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全年有29家农业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其中有42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现场检查,当年新增绿色食品32个,比2020年的22个增长近140%,全市目前共有绿色食品产品达65个。

            部门主推——
            联动协同结硕果: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助推产业“熠熠生辉”
            2020年9月,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林业局、富硒产业办、供销社、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安康市五大特色产业“两品一标”五优十佳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4年)》。
            仅过半年时间,为持续做大做强安康农业五大富硒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五大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全市乡村振兴基础,我市制定了《安康市农业五大富硒特色产业五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
            业内人士看来,该《实施方案》以及《行动计划》,无疑为近年来安康特色产业在“走绿色之路,创安康品牌”上注入了新动能。围绕《实施方案》提出的“到2024年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数量大幅提升,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产品体系、健全的市场体系和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等目标要求,通过部门协力主推,力促安康特色产业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熠熠生辉”。
            风险监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听诊器”。我市以“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为重点,制定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相关方案,加大随机抽检力度,增加产地、“三前”环节、禁用药物抽检比例,提高监测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仅2021年,完成市本级例行监测定量检测1232批次(其中种植业样品951批次,市级监督抽查209批次,圆满完成全年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县级定量监测2042批次;开展县级快速检测35399批次;开展中轻度受污染耕地农产品专项抽检1000批次;完成十四运会期间安康赛区天瑞塬蔬菜基地产品质量安全保供任务。今年以来,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1.5批次/千人目标任务,突出韭菜、豇豆、等主要“菜篮子”产品监测任务,并将稻谷产品纳入市级监测项目。
            在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提升上,按照要求规范实验室运行程序及岗位分工,加强全员培训、完善设备设施、建立管理体系、开展计量鉴定,从样品采集、前处理、上机检测、出具报告全过程系统开展技术练兵。2021年历经专家组现场评审,先后取得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和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并于当年10月顺利通过全省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实验室“双认证”的顺利通过,标志着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试验室从此可独立、合法开展农产品定量检测,为确保全市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在助力五大产业建设、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上,市级农产品地标实现零的突破。 “安康魔芋”“安康核桃”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安康富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报资料正待专家评审。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地标农产品18个。同时,我市组织申报的 “安康富硒茶”“安康魔芋”“安康核桃” “安康猕猴桃”通过材料申报、逐级审核、品质检测、专家评审等环节,正式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全国名特优特新农产品19个。
            企业主体——
            从“百转千回”到自觉行动:为长远计创出安康“绿色农业牌”
            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茶人王衍成,早在五年前就明显感觉到,社会大众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越来越回归理性了,从过度关注安全,转向更多地关注农产品质量和营养健康。
            “前些年痴迷有机农产品认证,当然也是对我们产品品质心有底气,因为有机认证机构多、市场复杂,且申报程序繁琐,投入又大,走了些弯路,最后通过调研,还是觉得绿色食品认证更适合企业当下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塑造!”采访中,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衍成告诉记者,通过近年来加力绿色食品生产各环节,产品品质和品牌得到极大提升,最近两年春茶上市后,公司高档名优茶迅速销售一空。
            自白河县麻虎镇十里社区江荣食品公司的红薯粉条,在擦亮“绿色食品牌”的路上,更是千挑万选,引进红薯优良品种“商薯19号”为原料,经4道清洗、7次过滤、12道精选精制而成,于2020年11月取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在这条红薯粉条生产线上,更多脱贫群众被镶嵌在产业链上,为当地产业振兴、群众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竭力让消费者买到放心安全农产品,同样是安康天瑞塬公司的不懈追求。“目前我们有4个产品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分别是辣椒、番茄、茄子、黄瓜。我们也是全市首家蔬菜类绿色食品企业。”在公司忠诚蔬菜种植园,负责人刘瑞红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自豪地说。
            实践经验基础上,该公司制定了辣椒、番茄、茄子、黄瓜4个绿色食品种植技术规程,成立绿色食品
    生产管理工作小组,设立标准化种植观测点,为后续编制生产手册做好准备。同时坚持外向化拓展,加快产品精深加工和开发步伐。目前,公司这4种产品经净菜加工包装成蔬菜礼盒出售,2021年投入市场销售2万多箱,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市场反馈良好。
            “我们现在的产品供不应求,黄花菜远销至东南亚、北美等十几个国家,并在原有客户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市场,出口额逐年增加。目前公司年产值达1亿元,年出口创汇800万美元。”位于石泉省级经开区的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兰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企业+专家指导+种植基地+订单”等方式,公司已累计扶持发展安康四县一区黄花菜种植基地近3万亩,带动种植户8000余户、脱贫户2000余户,亩产收益达8000元以上,累计带动就业500余人次。也正因“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食品”等认证的不断推动加持,尤其通过的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为安康农产品走出国门打下基础。
            2021年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印发了《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对于近年来绿色食品产业渐成井喷之势的安康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今年2月,市政府办印发《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富硒)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市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培育一批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特质农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为安康加力打造“绿色农业牌”注入了内生动力。
            眼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至今年3月,全市已有35家企业拟申报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37个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各县(市、区)正抓紧按申报程序,组织编写认证资料、制定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开展企业内检员培训,强化企业绿色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汪成安表示,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农业部门将全方位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强化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市场拓展和宣传培训,按照“一标一业一品牌”思路,着力推进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为主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
            要做到“三位一体”
            消费者在市场上选购绿色食品时,应注意包装上有无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文“绿色食品”、英文“GREEN FOOD”的中英文与图形组合体、“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字样及企业信息码等“三位一体”。
    消费者还可通过登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方网站——信息查询专栏,查询绿色食品的真伪。
        

            何谓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就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绿色食品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生产必须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经申请、检查、检测、核准,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才可称之为绿色食品,未经核准的任何产品,都不能称为绿色食品。
            为什么绿色食品是安全、优质的,首先产自优良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环境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基础,强调的是产品或原料产自优良生态环境,产地环境的土壤、大气、水等环境因素通过严格监测,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标准NY/T391要求,确保产地环境无污染。其次,是按照绿色食品通用准则《肥料、农药、饲料产品检验、产品抽样、储藏、包装等》和产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强调在保证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前提下,合理利用农业投入品,实现生态平衡、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包装贮运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主要特点:强调安全、无污染,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强调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体现安全,绿色食品标准中部分安全性指标严于国家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体现优质,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感官和理化”指标达到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一级、一等或优级”以上要求。
            三是实施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遵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路线,实施“两段监测、过程控制、标志许可、证后监管”,推行质量审核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通过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的两端监测,把住生产源头的环境质量关和产品质量关。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把住生产中的投入品关,并控制其他可能产生的危害,确保消费者食得安心、放心。
            什么是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颜色为绿色,象征生命活力。整个图形表达明媚阳光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绿色食品标志是我国第一个证明商标,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1996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依法注册,它的创立、使用与保护,开创了我国证明商标的先河。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包括标志图形、中文“绿色食品”、英文“GREEN FOOD”及中英文与图形结合等四种形式。
            标志使用人应当按照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内容,在获证产品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是一项国际通行做法,以解决农业生产阶段基本食品安全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动物福利、员工健康为目标的认证制度。我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制度已取得“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的等效性认可。


      (市农检中心综合整理)